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叶檀:资金充裕是假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 07:40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每经评论员

  股市与楼市飞涨,笔者同意赵晓先生的判断,民众投资于股市与楼市是应对财富缩水所做出的理性选择。

  在探讨流动性问题之前,应该明确两个前提,一是加息会让股市与楼市价格更高,因为从金融学的意义上来说,加息是对存款缩水的补偿,如果加息跟不上货币贬值的步伐,投资保值将成为常态。另一个前提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只是与境外经济联系频繁的局部经济范围而言是一个利好,从总体来说,人民币价格上升对于国内生活在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下、对QDII的运用并不纯熟的普通民众而言,并不会带来什么财富效应。国内货币价格与国外是两套价格系统。

  我国的存款多吗?很多。2007年4月末,我国居民户存款为17.37万亿元;我国股市的资金多吗?很多。2007年5月沪深两市

股票总市值也水涨船高达到17.43万亿元。这么说来,我们应该不缺钱了?未必。央视经济半小时对猪肉涨价事件的报道表明,政府要拿出对每户养猪户50元的补贴,都得咬紧牙关,从畜牧工厂到肉食品加工厂直到养猪农户,都处在亏损的恶性经济链条中。四川资中县建立养猪链条,缺口资金就达数亿元。政府财政有限,银行因为风险大不愿贷款,农业保险因为风险大难以落实,与此同时,饲料价格上涨,疫病增多,各种税费丝毫未减。各地仍在拼命引资,固然有政绩要求,资金匮乏何尝不是重要原因?而资金匮乏又何止生猪产业链这一隅。

  从宏观的层面来说,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超过3.9万亿元,支出超过4万亿元,但教育等公共保障的投资仍居世界下游,2005年教育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为3.12%,2006年降到2.86%。据邹恒甫先生的数据,依据国际上收入水平中等偏下国家的状况,目前政府的教育支出至少应占到总财政支出的六分之一,按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30%计算(这是在近期比较适当的水平),教育公共支出至少应该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应该占到总财政支出的六分之一,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政府用于最低生活补助和养老金等基本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也应该占到总财政支出的六分之一,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要补足这些缺口,起码得有上万亿元的资金。

  同时,我国人均收入增长无法与GDP以及税收收入增长同步。全国城镇职工工资总额1990年到2005年,不扣除物价年均增长14.6%,扣除后为12.5%,并且城镇职工工资总额与GDP的比率,1990年为15.9%,到2005年下降为10.75%,因为工资总额是现值,而GDP是扣除物价上涨后的折算值,如果将GDP还原,工资总额比率下降的趋势将更为明显。

  以上数据提醒我们,流动性过剩并不代表资金充裕,实际上大量企业仍然急需资金,经济起飞阶段巨额储蓄与股市资金不可或缺,中国的资金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是没有配置到急需的地方去。另外,从人均收入、收入差距等指标而言,普通民众生活并没有与我国经济同步提升。

  我国的生产力、资源等要素被人为压低以适应外向型经济所需,概言之,我们是在勒紧裤带搞建设,以廉价生产要素求温饱。这样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初期或可一用,但长期以往,则会尝到外部升值压力与内部经济失衡的双重痛苦,现在我们已在为迟迟未能进行的经济转型付出代价,在为民众社会保障不足、内需拉动乏力付出代价。

  巨额外汇储备难道无法化解国内资金积累不足的矛盾吗?答案是不能。外汇储备是国家对企业与个人的负债,受限于货币体制,外汇储备逼迫央行不断扩大基础货币发行量,但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准不会因为货币增多而提高,反而会出现购买力下降。除非外汇储备创造出财富,否则对外汇储备的滥用就是对民众财富的剥夺。

  如果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大幅提高,财政支出不是主要用于经济建设而是大量用于提供社会公共产品,那人民币恐怕就不是面临升值压力的问题,有可能会面临贬值压力。要解决流动性过大的问题,加息与升值受到外界因素掣肘,是治标之术,尽快地反求诸内,提高要素价格,使社会保障水平、民众生活水准与资源价格等同步提高,才能直击症候,解决

中国经济对内对外两张皮的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