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中国入世没有过渡期 开放程度还远不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 18:56 新浪财经

  

图文: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11月7日下午,由《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和对外经贸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企业的WTO过渡期:五年得失及未来对策主题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楼三层国际会议厅举行,新浪财经独家网络直播。论坛由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张建平主持。以下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发言:

  主持人:谢谢仲伟志先生的致辞。下面将请出今天的重量级嘉宾,中国加入WTO的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现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龙部长今天演讲主题是。大家欢迎。

  龙永图:WTO对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临近WTO中国入世五周年,最近的会也很多,使我感到遗憾的是参加很多关于中国入世五周年的会,重点都放在过渡期问题上,看来大家还是没有逃掉这个误区。我再次澄清,作为一个整体来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没有什么过渡期。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入党有五年的候补期,五年的候补期过了,从现在起中国是一个会员,这样的理解完全错误。

  现在谈的过渡期,是在我们中国入世的谈判当中,对于某些重要的,或者是困难的条款,和美国、欧洲国家达不成协议,大家形成妥协。中国的过渡期,少数行业,比如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放开外贸经营权有三年的过渡期。本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当天必须放开贸易经营权。中国的企业经营对外贸易必须经过审批,必须赋予它外贸经营权。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要做外贸就让它做,干吗要批呢?没有这个必要。我们要审查这个企业是不是有学外语的,是不是有市场渠道,货运渠道,管这些干什么呢?这个企业没有市场渠道、货源渠道,他就破产,你担心什么呢。

  但由于我国是计划经济,所以什么都要管。由一个司来判断有没有对对外贸易经营权,这是不符合世界贸易的宗旨。企业如果搞贸易没有自由,那搞什么贸易。我觉得我们在谈判的时候,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太大的道理。当时吴仪同志还在外经贸部当部长,她临时召开一个党组会,最后决定,我们可以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给我们一个过渡期,三年放开外贸经营权。一直最后签订协议,中国的入世是在三年以后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中国所有的企业在三年以后搞进出口是不需要再批了。这是我们在对外贸易经营权上三年的过渡期。在具体的少数规则上,当时为了妥协。如果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那天起就放开贸易权,我想那会困难很大,怕乱了。所以给了我们三年的过渡期。

  又比如说,我们在汽车进口配额上也给了三年的过渡期。因为当时世界贸易组织除了

纺织品配额以外,所有的产品的进口都不宜用进口配额许可证。当时我们中国的汽车进口配额许可证是非常值钱的,大家认为完全是必需的,当时我们艰苦的谈判就是一定要保留汽车进口的配额许可证,能多保留一天对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多保护一天。但是外国人认为,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放开了汽车进口配合,为什么中国要保留?后来经过很长的谈判,当时我提出,既然纺织品配额是在中国入世以后2004年放开,那我们的汽车配额也在2004年放开,这样达成妥协。人家给了我们三年的过渡期,取消汽车进口配额上来给了我们三年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是针对汽车进口配额上给的三年时间。

  最长的过渡期是银行,大家以为中国入世五年之后,中国的银行全面放开了,不是这个概念。当时我们同意的是中国入世五年以后,外国银行和中国银行(3.4,0.02,0.59%)享受同样的待遇。对外国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实施国民待遇,实施国民待遇本来是世贸组织的最基本原则。中国在入世那天起就要给外国银行国民待遇。但我们认为当时中国的银行很脆弱,就给了五年的过渡期。五年之后再给外国银行国民待遇。给他们国民待遇并不是全面放开。什么叫国民待遇?就是中国银行能够做的,外国银行也可以做。如果中国银行没有本事做的,不能做的,外国银行就不能做。所以我觉得这几年我们对世贸条款的理解,我们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就没有搞清楚这些问题。一直到今天,也认为中国入世五年的过渡期已经过去了,到了后过渡期。什么叫后过渡期?两三年前汽车进入了后过渡期。如果是中国入世到了后过渡期,我们中国代表团当时谈判的时候认为,我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们要五年以后协议才能生效,中国才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那是荒唐。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国入世的时候,要对我们入世的条款准确理解。

  市场经济地位我更不想讲了,是荒唐的事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那天就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否则中国怎么被承认进去呢?有人说中国很多地方还不太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那美国也不符合。美国每年给农民几百亿美元的补贴,严重扭曲了全球的农业贸易。那叫市场经济吗?那叫补贴经济。每个国家在市场经济上有软肋,不要因为我们中国有些软肋,就说我们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在外交上的承认从来都是相互的,从来没有一个WTO承认,让我们承认,为什么我们要承认他们的市场经济地位。台湾问题,比较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尊重你们国家的领土完整、国家主权。我们要相互承认。

  12月11日,我们对外资银行全面实行国民待遇。我们进入了后过渡期。那我们银行怎么办?这还说得过去。就具体行业的过渡期问题来谈后过渡期。我一开始就想把这个事情讲清楚。我们今天纪念也好,中国入世五周年,不要把重点放在过渡期。好像中国好不容易熬给了五年成了世贸组织的成员了,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今天入世五周年,要看看后面一半,五年的得失及未来对策。五年了,总有得失,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百分之百好或者是百分之百不好。中国加入世贸五年来,肯定是得大于失。任何没有偏见的人都会承认这点。

  对企业来讲,中国入世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通过政府间协议为我们中国企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比过去更好的外部环境。因为政府是营造环境。我们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为企业赢得了一个比过去好得多的外部环境。其中最大的一个突破,就是解决了美国一年一度,对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审查。

  美国是我们中国最好的贸易伙伴。在座的朋友都知道,每年的6月份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不但是我们很忙,那些所有在中国工作的,那些美国大公司的代表也开始在华盛顿做工作,所以当时美国对华的最惠国审查成为中美关系最不稳定的因素。就像一个定时炸弹,每年六月份要引爆一次,造成了中美关系最大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企业怕什么?就怕不稳定、不确定,没有预见性。每次都要审查一次。如果美国不给中国最惠国待遇,那么中美贸易关系会大步后退。所以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要给最惠国待遇。我们逼着美国修改法律,要给中国最惠国待遇。所以大家也没有看到每年六月份美国审查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所以就使中美贸易关系进入到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中美贸易关系对整个中国对外贸易关系至关重要,可以说是一好百好。

  我们今天还可以回忆起,中美贸易关系长期处在很不稳定的状态。我记得1992年的时候,当时因为美国和中国进行了好几轮的关于市场准入的谈判,当时没谈成。美国威胁中国39亿的产品实施制裁高关税,这是1992年8月份。9月份中国提出了40亿美元的反制裁清单。中美当时处在一种贸易战的前夕,幸亏双方从大局出发,最后在1992年10月达成协议,避免了一场贸易灾难。当时中美的经贸关系处在一个相当脆弱的时期。中国入世以后,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最惠国待遇的问题。中美经贸关系进入的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特别是最近美国财政部长访华。我和吴仪同志要一起建立一个长远的战略对话的框架。这样把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纳入一个稳定的、机制的框架之内。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和外交成果,解决了美国对中国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审查。这就是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得”。因为中美经贸关系处于稳定的状态,我们的企业家再也不要为每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的审查而担惊受怕,美国的企业也不用付出那么多的政治代价在华盛顿进行游说。我想这是我们很大的一个“得”。

  第二,对我们企业来讲,我们加入WTO之后,对我们的企业形成了相当大的外部压力,逼着我们企业走国际化道路,逼着我们企业增强竞争力。我认为企业和人一样,不逼是逼不出来的。中国的企业没有来自外来的压力,是不可能真正形成的。就像打篮球一样,每天都是河南队对河北队,山东对山西,是不会打出一个冠军。只有和外国人打,才会有一个最后的奥运冠军。这就是中国入世对企业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带来了强大的外部压力,逼着中国企业走国际化,争取全球竞争能力的道路。

  我们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了遵守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则,这条对我们的企业压力是最大的。因为我们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过去做得最差,现在也不能说做的最好,当然至少有很大的进步。如果我们不遵守这个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就违背了中国政府的承诺。而保护知识产权并不是为了保护外国人的知识产权,而是最主要是在中国形成一个创新型的环境。一个创新型的国家不保护知识产权,创新就永远不可能真正的形成。这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这条如果没有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作出的一系列的承诺,压力不会这么大。如果当时不做那么多的承诺,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的企业违背了知识产权,最多政府批评一下,上面交涉一下。现在外国的最高层都对中国领导施加压力,使得我们不得不对中国企业采取更严厉的措施。逼得我们去遵守保护知识产权规则。

  比如说反倾销,大家都认为我们中国遭遇到很多的反倾销,是多了一点。但也不奇怪。中国的外贸发展那么快、量那么大,多了嘛,就容易出现摩擦、出现矛盾。而且从整个对外贸易来说,中国所遭受的对外贸易反倾销产品,不过占中国整个出口产品的0.5%。这0.5%落到一个个的企业上当然是很多钱,但对整体的对外贸易来讲,不是主要原因。我们中国企业遭到反倾销,是因为自己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则,做假帐。廉价竞争,杀价竞争,恶性竞争造成的。反倾销问题首先中国企业自己要反思为什么遭到反倾销。如果没有一个反倾销的箭悬在我们企业的头上,那我们的中国企业会更坏。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讲,反倾销是一种好事情,它逼着我们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当时国务院讨论我们是否接受那个条款的时候,当时好几个领导同志,包括朱熔基同志、吴仪同志、李岚清同志都说,恶性竞争我们管了那么多年管不了,现在我们让WTO条款管我们。最后领导同志形成了共识,接受了现在大家一再指责的反倾销条款。所以,这就是一种外面规则的压力来逼着我们走市场经济的道路。恶性竞争是绝对会违背市场经济的规则。我这几年到处讲,人类斗猛于虎。现在企业面临的压力不是外部的压力,是内部的竞争。我可以举100个例子。这是WTO的规则,加入WTO之后逼着我们这样做。放下反倾销,不等于贸易保护主义。这个大家要搞清楚。

  在座很多是研究WTO的,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合法的保护国内产业的一个手段,我们不能反对反倾销,我们只能反对对反倾销的滥用或对反倾销歧视性的使用。比如说反倾销同样的事情,对中国的产品反倾销,对其他国家的产品不反倾销。我们不能一味说反倾销就等于贸易保护主义,不然我们中国对其他国家的产品也实行反倾销,那你还说我们中国也搞贸易保护主义,我们不可能承认。对反倾销规则体系,对我们中国的企业更好地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的道路,合法竞争的道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如果不加入WTO,就没有这么大的压力压我们。我们加入世贸组织还有一条是我们中国企业不得不接受那些标准。现在大家都抱怨中国产品出口遭遇了外国技术壁垒,环保壁垒、劳工标准的壁垒、技术壁垒,我早就说过,技术壁垒最好翻成“技术要求”。什么叫壁垒?比如参加奥运会的跳高,跳到1.9米才有资格参加比赛。你也可以说1.9米是个壁垒,但这是奥运会的要求。你跳不过1.9米,你就连到奥运场所参赛的资格都没有。你如果达不到国际标准,你就没有出口权利。你可以在国内卖,而且我们要逐步地使我们国内的标准和国际接轨,到了最后你只能退出市场。环保标准也是这样,环保标准和劳工标准虽然在WTO还没有形成协议,但这是大势所趋。有些国家使用的劳工标准,不使用童工,不能超时,员工的工作条件必须满足一定标准,你的厂房消防设施必须达到相应标准,这些标准多是合理的。这些标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否接受?可以接受。能否讲这些环保标准、技术标准和劳工标准是对中国产品的一种歧视性的壁垒?这不是壁垒,是一种要求。所以我觉得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大家已经认识到了满足这些标准是使我们的企业能够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能力的最起码的要求。就像我们的跳高运动员起码跳到1.9米,才能有望得到奥运冠军一样。我们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企业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外部压力,逼着我们的企业走国际化道路,加入国际竞争。

  第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当时我们设想由于减少了大量的政府审批,可以减少企业为政府服务的成本。因为过去有很多审批,花大量的人力、物力、盖图章、找批文,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确实减少了很多行政审批。但不能说现在的行政审批就已经减得差不多了,我看加入世贸组织五年来,我们有的部门的权力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我们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包括外国企业,跑项目、跑土地比过去跑得还辛苦。所以我们中国今天加入世贸5周年,大家要想想那些行政审批要尽快取消。避免有些人打着保护国家利益这样的幌子保护自己手中的权利。

  我们看看中国的汽车市场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入世前几个人能够买汽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在汽车方面,首先受益的是汽车消费者。这是首先盯着的群体,不是对生产有多大好处,首先要看对消费者有多大好处。过去我们脑子里想的是对生产者有多大的好处,毕竟生产者是交税的,毕竟是制造就业机会的。但判断一个行业的成败关键,首先要看对消费者是否有好处。首先对消费者有好处之后,整个消费市场起来之后,生产才会有市场。这点是大家研究经济问题的“ABC”。

  过去我们认为消费者是一个弱势群体,生产者是一个强势群体。实际上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但是,我们看我们的政策措施是以谁为趋向?所以,取消了很多行政审批。应该说,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政府服务层面,但还不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我们也希望中国入世能够降低对某些行业的垄断,减少所谓“企业社会服务”的成本。过去有的行业,比如说电信高度垄断,所以话费一直降不下来。入世之后,我们逐步放开了垄断。现在大家也看到话费慢慢开始降了,但降得还不够,竞争还不充分。但毕竟已经迈开了重要一步。总不能以某个行业的高额利润让全社会为它付出代价。这就是社会服务成本。所以,当时中国入世的初衷就是要减少行政审批,减少行业垄断,形成一个更充分的市场竞争。使得我们广大企业能够减少政府服务成本和社会服务成本,在这方面我认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我们中国入世,应该说是得大于失。但现在我们有种非常扭曲的心理,认为我们中国加入世贸五年了,我们过去做了很多开放市场的承诺,我们当时做了让步,是吃亏了。现在我们吃完了,该歇口气了。我们认为从源头上来讲,我们当时作出的开放市场的措施不是让步,而是进步。

  前几天我们也是开一个入世五周年的会议,对欧盟代表讲,应该把“让步”这个词汇永远清除出去。在国际贸易当中,如果是真正取得进展,不是让步。比如说欧盟如果今天取消对农业补贴,我们不是对于巴西农民的让步,我们是对欧洲所有农产品消费者的让步。欧洲的消费者因为欧洲的高额的农业补贴,在农产品消费上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所以取消和减少合作联盟对农业补贴,最大的受益者是欧洲人,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农民。我们要搞清楚这一点。所以欧洲的谈判者,如果一旦承诺取消农业补贴,不是对农产品生产国的让步,而是对本国消费者的让步。应该这样理解,这才是对国际贸易谈判的真谛。所以,我觉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五周年,大家绝对不能有一个中国的开放差不多了,我们做的让步太大了,应该到此为止。远远不够。中国的开放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中国经济发展向高速度的要求。还远远没有达到经济全球化高度进展的要求。所以,我们纪念入世五周年,我们就要使我们的对外开放继续扩大,从而促进国内的改革,促进国内的发展。

  主持人:十分感谢龙部长的精彩发言,也谢谢他对我们论坛题目的批评意见。下面我宣布本届论坛的题目修改,修改为“WTO:五年得失及未来对策”。谢谢。

   实录:中国企业的WTO过渡期:五年得失及未来对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