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从乔致庸胡雪岩到中央银行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 08:39 新浪财经 |
郭田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博士。曾在人民银行烟台分行工作,现在中央财经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证券期货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4月24日-4月30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郭田勇。----编者按 从乔致庸胡雪岩到中央银行 4月24日 星期一 文/郭田勇 前段时间,一部历史剧《乔家大院》在荧屏里在热播。剧中主人公乔致庸(1818-1907),秉承诚信经营、吃苦耐劳的理念,一步步地将家族的票号生意发扬光大,实现了“汇通天下”的梦想,成为一代晋商的楷模。套用时髦的词,乔致庸可谓“草根金融”的杰出代表。 可就在同一时代,还有一位看起来更牛的金融大腕,就是徽商的代表人物——胡雪岩。 胡雪岩(1823—1885),安徽绩溪人。他从办阜康钱庄开始,仰仗湘军权势及官府势力,十多年间骤然暴发。他经商半个多世纪,家财亿万,富可敌国;混迹官场,大红大紫。并荣获清朝政府赏穿黄马褂、赐二品顶戴、紫禁城骑马行走等种种殊誉,成为名噪一时的红顶商人。 看来,如果说乔致庸是草根金融的代表,那么胡雪岩可谓官商结合的典范了。但比较二人的商旅生涯,就会发现胡雪岩过得比乔致庸可要“爽歪歪”:胡雪岩官商结合的敛财模式,效率极高,个人财富在短期内扶摇直上,远非乔致庸所企及;胡既是商人又是二品高官,级别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了吧,社会地位也非乔可比;胡在情场如鱼得水,快意程度胜过韦小宝,光二奶(古代叫姨太太)就包了十多房,等等。也难怪后来的商人们似乎更青睐胡雪岩了,不然的话,一句“当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做胡雪岩”怎么会一直传诵到了今天。 不久前,一个经商的朋友上还信誓旦旦地告诉我,当今中国发财的最好途径就是官商结合,结交大官发大财,结交小官发小财。我无语······,但愿他说的不是真的,但感觉他说的也可能是真的。管他呢,不去想了,幸好自己不是一心想发财的人,否则从五道口毕业后选择来高校岂不是遁入空门? 但也许是因果报应吧,乔致庸在功成名就之后实现了软着陆,将家族的烟火传给了后代,自己在乔家大院里颐养天年,并一直活到了89岁。而胡却没有这么幸运,刚过花甲之年还未来得及享受天伦之乐,胡雪岩就遭到了灭顶之灾,他破产了。 胡雪岩为什么会破产?分析深层次原因又能总结出很多,譬如:官商模式的内在不稳定性,他紧跟左宗棠却得罪了另一重臣李鸿章,于是遭暗算,这值得现今的一些商人们引为殷鉴;与外资相比实力的悬殊性,他竟敢囤积大量生丝,欲与洋人斗法,结果被人家盯上了,类似当前的国储铜事件;干部任用的失察性,用人只重业务能力而忽视了政治思想水平,手下的掌柜挪用大量资金自己去做生意,他却浑然不觉,等等。 从金融学角度来分析,这里面包含了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但主要还应归咎于流动性风险:胡雪岩一方面把大量资金借给了左宗棠做军费,另一方面又拿出大量资金收购生丝,剩下一小部分资金在钱庄里做周转用,没想到还被手下挪用了,形成了严重的流动性匮乏。 苍蝇不叮无缝蛋。1883年,在李鸿章手下商人的秘密策划下,一场针对胡雪岩阜康钱庄的大规模挤兑骤然而至。12月1日,阜康上海总号宣布倒闭,消息传开,各地分号相继关门。对阜康的挤兑引发了全国性的金融风潮,北京、扬州、福州、宁波、镇江、汉口的众多钱庄纷纷倒闭,取款者“不绝于途,街衢几为之塞”,两周内全国就有44家钱庄破产。史学家们甚至将这一事件称为“中国的第一次金融危机”(参见2003年3月30日《南方周末》)。 一代豪贾就这样顷刻间土崩瓦解,并在郁闷中客死他乡,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但在叹息之余,我们也不妨做个假设:假如清朝时有中央银行,情况又会怎样? 的确,依据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的基本职能,遇到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特别是这种全国性的金融恐慌,央行是定然要施以援手的。 但是,即便清朝时有中央银行,央行果真有能力让胡雪岩起死回生、或曰给他一个“华丽的转身”吗? 不妨将这作为一个“课后思考题”吧,请看明天《中央银行能挽救胡雪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