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王青松:国资流失到有才干的人手里不是坏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 12:52 新浪财经

  作者:王青松

  国有企业亏损,并不自改革始,只不过在计划经济时代,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企业按计划生产,盈亏都由国家包揽。其弊端源于“垄断”。就企业来说,结果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和保护落后;对整个国家而言,造成产品短缺,技术落后,社会贫困。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是被市场经济所摒弃的垄断性体制,在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是成功模
式。正因为如此,所以要改革。

  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曾以最明确的语言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农村改革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一大二公”的经济体制,实行“产权分割”,彻底打破了“大锅饭”,正在建立和完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状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的新型经济体制和新模式。然而国企改革步履维艰,始终不敢触动产权,不少企业,特别是竞争性企业,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几乎是年年亏损,一些地方小厂,有的已经关停并转,有的破产,有的租赁。而今涉及到的是一些中大型企业,国家下狠心“改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发展新体制新模式,人们却心气不足,听到一些叫喊“国有资产流失了”,刚刚开始的“改制”便乍然止步。

  不幸得很,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我国国企亏损达1026亿元,达到历史第二高峰,亏损额增幅创下近16年来新高。我们很难说跟去年叫停“改制”有必然联系,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改制,一些企业势必还会再一年年的亏损下去。我们不晓得国家统计局是否算过帐,假若继续改制,流失的是多少亿?比1026亿多呢还是少?如果是多,又多多少?如果是少的话,从社会经济效益衡量,那就情愿流失,选择“改制”。在这里,吁请关心国企改革的人们都算算帐,以数字说话,不要被什么专家教授权威之言吓唬了。

  还有个问题:亏损是亏在仓库里还是装进少数人腰包?如果是后者,算不算是国有资产的一种流失?若是前者,岂不是国家又要添一笔呆帐?而且浪费社会资源,特别是宝贵而又紧张的

能源

  一些国有企业,形同一潭死水,但若流到别人田里又不甘心,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是一种封建意识形态,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孰不知肥了“别人”田,社会财富增长了,自己收取佣金,岂不是双赢!就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而言,其本身就是社会资源按市场经济规律流动,而惟有流动才有可能出效益。

  表面看来,国有资产流失是个坏事,但一回想,并没有流到外国去;只要是流到有才干的人手里(可通过公开竞争遴选或组建股份公司招聘),经营得当,把死的资产盘活,为社会创造财富,上交税利,同时又解决工人失业问题,流失这样的坏事不就变成了好事?!

  在许多情况下,失是为了得,是所谓“退一步进二步”。

  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每一步改革都要付出代价,甚至要交沉重的学费,有些就落进私人腰包里,与“流失”并无二致。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在探索中走过了放权让利、承包制与租赁经营、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股份制试点、中小企业出售及股份合作制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并不仅限于现今的国企产权改革。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企业私有化或股份化以后,确实搞活了。当年也有不少人惊呼“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然而,整个社会效益提高了,国家税收年年增长。这种失,“失”得其所。

  纵观社会发展,私有制总是从公有制分化出来的。奴隶社会私有制就是从原始社会公有制分化出来的,而奴隶社会公有的“井田”就是被奴隶新贵族及新兴地主阶级所爪分的,新兴资产阶级圈地养羊,最初也是从公有田地开始的……。当今我们依然处在私有制的社会发展环境里,离马克思他老人家所言的“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恐怕至少还要100年;我们不是生活在另一个星球,所以我国宪法重新规定保护私有财产。显然,国企产权改制同农村分田家庭承包一样,是时代的进步!

  改革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走“产权分割”的路。

  且莫左顾右盼,坚信走自己的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9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