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 > 正文
 

梁上燕:不建造建筑垃圾是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 18:30 新浪财经

  

梁上燕:不建造建筑垃圾是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

    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于2006年2月22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论坛。图为宏宇集团副总裁梁上燕。(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于2006年2月2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责任 共创和谐”。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论坛。以下为宏宇集团副总裁梁上燕演讲实录:

  梁上燕:主持人好、大家好。大家可能觉得很奇怪,我怎么是一个企业的品牌,我早上的时候,听到雀巢和一些专家在谈的时候,我感到慈善制度的创新这个议题。尤其是中午
跟很多的专家,尽管很多年来,星河湾宏宇集团投入到社会的慈善事业里面,帮助很多的贫困学校、广西、新疆、西安等等做了三千万,我觉得在慈善的制度改革方面更多的留给专家们谈。

  早上听到最多的,包括刚才麦黄小珍女士说到的,作为一家企业,

肯德基在做食品。早上雀巢公司讲到,作为一个企业,能不能做好企业的本职之后才有能力帮助社会,因此,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探讨,说说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社会在发展,很多的观念在改变,作为企业的责任感就被提到议事日程考虑,这里就包括了很多的内涵,如果作为企业能不能生产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食品能够更好地把握质量,企业能不能遵纪守法,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

  去年和前年我分别代表中国的楼盘,跟来自世界各地的楼盘一些社区,有欧美的,包括夏威夷岛同台竞争的时候,我们就赢得了国际华源金奖,这是北京唯一一家被赋予的。站在国际的评奖太上,我才感觉到很骄傲的地方,评奖首先关注住在那里的人们心情是不是舒畅,会不会很骄傲,同时对周边环境的改造,

房地产企业能否做出本身的贡献,这和很多专家谈到的话题很相吻。

  作为一家企业,不光是捐钱捐物的问题,应该上升到一个社会的高度,作为企业来讲,投身慈善和公益事业,有两个关键的方面,一个就是内,首先把自己做好,如果自己做不好,就别提帮助他人。作为宏宇来讲,要把高品质的产品融入到社会。第二是个外,要有好的慈善环境,实现企业与社会双盈的重要保障。结合到房产来讲,我们用肩上的责任,打造人们信得过的产品,实行人们的品质生活,相信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也是永远不变的主题。

  因此做星河湾的过程中,我们希望他不仅仅是一个楼盘,它所构成的应该是北京的一部分。我见到汪延先生也讲它是我们很好的楼盘,包括在外面的场合,和投资者谈,我说目前的中国企业来讲,你怎么看它,星河湾会在一个楼盘中做一个Party,还有一些论坛也在这个社区做,为什么星河湾做得到呢?因为我们追求的是,所做的楼盘应该是这个城市里面50年、甚至上百年不落后的景观,这是我们企业自己的尺子,我们企业邮四把尺子,能不能做到这个层次,70年不变的经典,能不能给自己的业主70年满意的生活。能不能给我们的员工满意的职业生涯,能帮助企业里面的好几千,甚至牵扯到无数人群职业的保障,这也是企业的责任之一。

  还有它能不能成为同行的一个领头羊,它每年投入很多的广告和费用,能否成为一种文化,而不是成为一种市场上觉得是建筑垃圾,等等这些我想都是企业在做过程中的很多大家可以分享的。

  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像星河湾这样一个项目,我们是在五环内,(见图)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图我们当初做的话,很多记者在采访我的时候,更多采访的是在红线外,在过去我们解决的是居住的问题,现在我们关注的是社区内的问题。01年开始,大部分的力量在星河湾开盘前做的是红线外的东西,很多记者问我这是很感兴趣的东西,大家看到的图1/3是生态公园,这是北京常见的很烂的滩涂,蓄水的生态公园,就解决了北京数千年来一直没有绿化和水的城市环境。我们希望70年、60年、50年不落后的景观。

  同时,这是社区内的环境,今天晚上大家有机会去到星河湾,大家会觉得“这是在北京吗?”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你能不能把你的社区建造的同时,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广州,同样的1000亩土地,我们用了五年时间去开发。别人看可能觉得这个老板是不是有问题。在北京拿着图纸可以卖了,用了三年时间做到现楼实景才卖,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如果建造一、两年以后,成为建筑垃圾,这不是我们的选择。

  包括这么多年来,我们建造的同时,也把小学、中学全面做好,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北京真真实实的楼盘,为什么能让国际评委看到?左边是三年前北京开发前的北京现在非常普遍的围墙、住宅小区的电线杆和路。

  我中午还和记者说,要把普通居民小区不是我们范围内的小区围墙拆掉,做成铁艺的围墙和绿化,要这样做还要付钱,包括他们所有的东西。这是大家看到的改造中的北京非常普遍的无数条的臭水沟。到冬天,冷气一上来,臭气腾腾的,臭水沟地下流水,上面是周边的居民可以感受到的,两边的原生态的数目都保留。

  我们在做企业和房产发展的同时,能不能做得更高、看得更远,把城市发展纳发展的范围内呢?由于这种做法,北京规委有史以来出了两本书,是中国房地产20多年来有史以来出的书,一个是《走进北京星河湾》,一个是《解读北京星河湾》。他说如果都像星河湾这样,北京会漂亮很多。如果政府做一些慈善、其他一些方面的事情,也会漂亮很多。

  能够做到这样的话,是基于我们企业在做的时候首先一点对政府对社会的一些信念,因为我们相信,目前政府已经让中国走上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社会上有一些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群,只要我们真正能做出高品质的产品,才能满足这样的人群。我们去年推出的时候,在北京拿不到

状元就走路回广州。

  我们希望在北京成为一张北京的名片,同时给我们业主一种态度,同时我们要引导一种不断进步的行业的标准,倡导一种健康的文化,这是我刚才说的四把尺子。如果把自己融入到这个企业,有这样的奉献。我跟记者沟通的时候也在讲,我们每一个员工拥有的不单是一份职业,而是一份事业。因为他曾经为北京的发展中的生活方式做一些改变。得到的收益远远是职业以外的,让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回报社会。

  秉承以上的信念和目标,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作为一个企业,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需要这样的国际社区。我们希望我们有责任,有一种健康的城市文明,一种和谐的居住文化。

  我深信宏宇集团北京星河湾的项目,我们走上了高品质追求的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的路,这条路很长,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刚刚开始,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过去的三年当中,我们做了很多的学校,也在中国扶贫的会上,我们广州退休了一个慈善市长,跟着他每一年帮助不同的学生,多年来,很多企业的老板跟着他去百色,两袖清风的退官的市长,很多年带领很多企业去做贫困扶贫的工作。这也是作为企业我们去参与,我们希望在今后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更能有主持人、王司长说的,政府应该负担起一部分。

  尽管我们说了、做了这么大多的努力,跟同行说,那房地产是不是暴利?是不是应该做慈善?我说,如果我们养不起企业,养不起我们的同事,何来谈慈善?怎么适合社会的发展?怎么去把这些慈善的事业做得更好?包括今天大家所说,你们为什么会支持这个?我说这个也是一种行动。

  我想跟许多的专家讲,如果把这两点结合好,这也是未来的中国很多企业可以走的路子。怎么样把自己的品牌对公益的贡献和很多社会推动的工作真正结合起来,从而让企业做得更好,这是对内的部分。

  对外的部分,跟大家唯一分享的是这种创新方面,除了刚才所说的,企业本身,今天很多是企业公共事业部的同事,我跟IBM的首席代表谈的时候,我说你是公共关系,你首先要谈什么?他说我要把公共关系IBM的很多钱投入到学校中,促进他们的提高,这也是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慈善公益的部分。

  我相信到了现在的企业中,很多的企业有能力跟大家共同参与、推动社会的慈善事业的部分。在这些方面,我们希望参照很多国际化品牌的支持,原来更多的是在道义上,现在是否有更多的。以前也出现了为了吸引外资打击中国自己民族品牌的现象,现在也开始鼓励很多自己的品牌,我们也是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我们希望今后与慈善方面结合得更好。

  第二个建议在改革方面应该更块的加快融合,促进与国外先进经验的交流与合作,还要能因地制宜,这样才是一个更实用、跟实际的。因为我们知道大家作为企业来参与这个会,吸收国外的好的经验,走更规范的道路。

  第三希望把创新作为一个持久的动力,这样的话,作为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推动得更快。

  最后一点是通过创新能作出自己的民族特色,就像星河湾一样,我们无意中当初也许只希望做当年的状元、北京的名片,但是当我们的楼盘面试半年之后,我们再去纽约、巴黎看完以后才发现,虽然在中国的产品30、40万美金就可以拿到,但在国外300、400万美金都没有这样的环境,我看完以后很有自信。他们在城市中就没有这种环境,中国有能力做到这样的产品,这种创新适合很多的企业,包括慈善事业的创新方面。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希望对传统不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才有能力支持更多的慈善。在这里,祝愿很多的企业,大家的事业才能做得更大。强我中华,把我们的品牌更好地推向世界,让世界为中国喝采,为我们的民族喝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6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