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 > 正文
 

Goedeking:只有诚实者才能管理好全球的供应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 14:31 新浪财经

  

Goedeking:只有诚实者才能管理好全球的供应链

    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于2006年2月22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论坛。图为罗兰贝格亚州区总裁Philipp Goedeking。(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于2006年2月2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责任 共创和谐”。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论坛。以下为罗兰贝格亚州区总裁Philipp Goedeking演讲实录:

  Dr Philipp Goedeking:主持先生、参会者大家好,我很高兴今天能来参加这次会议,对于我来说能有非常宝贵的经历,能够听大家讲一讲关于公司的社会责任,这非常重要。
而且我想在全球的各个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范围领域是非常广的,但是我想今天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就讲讲企业关于在环境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们认为,首先一点,一个公司应该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公司,如果一个公司要能够诚信,那么它实际能够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公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比如说全球的

供应链的压力。另外还有一个是政治方面的要求,还有伦理、道德方面,当然还有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是环境保护方面的。

  首先我们讲讲社会责任。我先讲第一类,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公司必须保证这个标准,胜于所有的分支机构、工厂和办公室,无论它在全世界什么地方,都不应该雇佣孩子。另外还有性别歧视,以上这些都是不能容忍的。

  第二类是涉及到政治的标准和社会责任,和平、社会政局稳定都是全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当然,反之,全球的企业推动和平、推动社会责任,推动政局稳定,这也是唯一能够做好企业业务的环境能否精细的标准。

  下面是第三类标准。经济学在社会责任这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要做生意、要创造财富。但是全球的业务应该是通过社会责任将财富平均的分配,以及不同的利益相关和股东之间进行分配。

  第四类标准就是环境标准和社会责任。当然有三个因素起的作用,社会政治环境、汽车本身、立法构架。我们首先看看汽车。现在在燃料电池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使得汽车有利于环境。虽然还需要20年,才能将这个燃料电池大批量投向市场,这就是为什么要为汽车制造商必须使用燃料的动力。

    比如说直接注入汽车燃料,但是这不是唯一的一个方面。就是说汽车制造商还可以制作大量的工作,使汽车不破坏环境。大家汽车所运行的环境和基础设施也非常重要,这就谈到我们第二个问题,就是交通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必须存在,来满足需求,但是很不幸地说,目前生产的汽车数量远远超过了基础设施能够承担的数量。北京现在有250万辆汽车,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但是道路呢?每年增长只有3%,中国现在大城市的道路网络已经达到极限,只有两种机制在我看来有可能满足这种挑战。

    我们必须能够提高另外一种可选择的交通运输系统,并且能够优化现有的交通管理体制,来满足我们社会责任。每一个城市必须将个人和公路交通分开,中国现在已经将公路和地铁联系在一起,能够提供快速的交通,比如快速到达机场。另外车流也必须得到有效管理,控制堵塞。

  这是我讲的自动系统来指导车流,这种管理方式也可能是人们自己来管理或者是用电脑。欧洲在这方面有很多创新,比如嘉里乐(音)的系统。另外还有一个收费系统在德国能够控制住车流,减少空气污染,这也是我们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中德两国的项目也是要很好地管理交通运输和车流的。将汽车的污染减少到20—30%。我们还有另外一个系统,04年投入试运行,因为06年

世界杯在德国举行。中国可以推出这样创新管理的技术,中国的城市如果采用的话就可以成为一个典范,为高水准的社会和环境责任适用于公交管理起来作用。

  我们必须记着,这个系统能够减少空气污染,通过改善整个车流量,能够提高道路的容量,这不是什么技术的术语,落实到最后还是社会责任的问题。从技术角度来说有很多东西可以实现,但首先是立法要支持这样的系统必须到位。这样一个框架应该支持技术进步,所以应该通过创新来控制车流,而不是说引进新的什么车辆。

  我想“诚实”是最关键的一个词,只有“诚实者”才能管理好全球的供应链,企业一定要讲道德、经济、政治的标准,只有创新才能走向成功。谢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6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