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凭什么要让绝大多数公务员买得起私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 08:20 燕赵都市报 | |||||||||
应该让绝大多数公务员买得起私车———在“治理公车私用”的访谈语境中说这样的话确实不合适,有一种与纳税人交换条件的勒索意味:只有让公务员买得起私车,公务员才不会滥用公车。试想一下,公众所以敦促治理滥用公车,正是出于约束和节省公共财政,以“公务员买得起私车”来治理滥用,财政岂不要放更多的血?那还不如就让他们滥用公车呢! 当下诸种改革中流行的“赎买式改革”:为减小改革阻力,用货币购买官员占有的
当然了,如果公权能受到民权的制度性约束,公众是不会亏待自己的公务员的,不会眼红自己的“公仆”能体面地拥有私家车,体面的公仆才会更卖力地替主人服务。我们的公众所以对这句话异常反感,主要在于这句话触到了自身权利贫困的痛处:纳税人连自己公务员的家底都不知道,也无从监督公务员如何干活儿,凭什么要让绝大多数公务员买得起私车? 实际上,舆论早就呼吁官员公布财产,而这个群体一直以“属于个人隐私”为理由拒绝公布,新实施的《公务员法》也因此回避了这个制度———试问,不向纳税人交出家底,如何有资格向纳税人提出“买得起私车”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当下的制度格局中,纳税人无从监督公务员如何干活,凭什么要为公务员供养私车?中国尚未富裕到绝大多数人都有私车的程度,普通公务员的生活水平是不能超越大众平均水平的———那么,公务员通过薪水拥有私车应该是一种带有奖赏意味的事,只有那些认真为公众服务的公务员,公众才会奖励他“让他的收入能买得起私车”。如果服务没做好,比如自己职责内的政策服务让老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这些部门的公务员有什么脸向纳税人和公共财政要求“让自己买得起私车”。 北大教授曾经说,中国现代化的标志是北大教授买得起轿车和别墅;清华教授如今说,中国应该让绝大多数公务员买得起私车———中国顶尖学府的学术精英们,你们的屁股到底坐在哪里? 曹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