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阿蒙:吴敬琏担心是多余 改革到底是为谁服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07:13 新浪财经

  阿蒙

  狗年伊始,对中国改革的反思又掀波澜。

  有人考证,我国汉字中带“犬”旁的字达几百个。自古以来,狗常遭世人贬斥:狗苟蝇营、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延残喘、狗改不了吃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
狼心狗肺……然而,狗很忠诚。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清代李勉有诗云:谁家庭院自成春,窗有霉苔案有尘。偏是关心邻舍犬,隔墙犹吠折花人。狗年谈狗,自然把矛盾的情绪宣泄给我们的思维,对中国改革的反思在不经意中添了一份理由。

  日前,吴敬琏评价说,一些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老近卫军”,利用大众对我国社会现状的不满情绪,和学界人士对改革和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正当质疑,重新提出十几年前已经提出过的“取消计划经济,实行市场化”就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命题。他们指称过去20多年的中国改革,是由“西方新自由主义主流经济学”主导的,执行的是一条机会主义路线,或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改革路线”。吴敬琏说,这些人正力图把人们引向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去。

  在此,笔者对吴敬琏以上观点不敢苟同。

  诚如吴敬琏所说——目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的确面临着崭新的阶段,需要对过去进行认真的反思,对未来进行慎重细致的规划。在这个时刻,每个经济学家都有责任为这种反思和规划提供自己专业性的思考。在这里,既然“每个经济学家都有责任”,吴敬琏干吗要搬出“老近卫军”,又“自残”为自己或别人反扣“机会主义”和“自由化”大帽子呢?须知,中国改革都20多年了,所谓“老近卫军”早都“入土为安”了,僵尸腐肉还有人企图招魂啊?鬼都不信!

  因此,吴敬琏所谓“这些人正力图把人们引向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去”之担心,是完全多余的!

  事实上,我们在对改革的筹划和实施,以及对改革的评价和反思中,我们一直坚持不放的是“纯经济”标准,没有去触及或关心改革的“社会性”后果和结果,以至辩来辩去并没找出公众满意的答案。

  一月初,在《改革不是儿戏 经济学家不能当冷血动物》里,笔者曾说:国有企业改革是系统工程,也是历史工程,改制、重组、退出、上市等等,应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不是国资委“一家之言”就可以摆平的,更不能囫囵吞枣、报些数字或抛一批企业、上市几家公司就搪塞交差了。否则,就是虎头蛇尾、遗患无涯!也有悖于国资委成立的初衷和肩负职责。尤其要说的是,我们的经济学家在提及改革的时候更要更多谈些责任和人道,不要动辄就“现代企业制度”或“法人治理”的,将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一句话——国企改革不能儿戏,也不是儿戏。

  改革不是儿戏,更不是经济学家一家之言就能决定了的。经济学家也不要过分地抬举自己,以免自找苦头自己为自己背上历史的十字架,还要饱受诅咒。

  宏观视野看。改革既是社会工程,也是历史工程;既是经济工程,也是政府工程。因此,在探讨改革、分析改革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学家就必须胸怀远大、目光高瞻,尤其是不能把思维“掉到钱眼里”了。

  二十余年来,改革天天讲、年年谈,但改革的“属性”是什么呢?似乎并没引起怎样足够的重视,几乎被改革成果和成就等等“美丽”掩盖了。腾然回首昔日星辰——改革到底是为什么人服务的,听起来似乎简单幼稚,但这却是一个大是大非、事关改革成败的核心命题。

  六十四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作总结时曾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现在的事实是什么呢?事实就是:中国的已经进行了五年的

抗日战争;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目前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中已经发生的争论问题。——这些就是实际存在的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就要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考虑我们的问题。那末,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认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同样,我国的改革已经走到目前地步,改革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呢?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结论!我们的改革是为群众,并考虑怎样服务群众了吗?

  接着,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他说:这个问题,本来是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列宁所早已解决了的。列宁还在一九O五年就已着重指出过,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在我们各个抗日根据地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同志中,这个问题似乎是已经解决了,不需要再讲的了。其实不然。很多同志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因此,在他们的情绪中,在他们的作品中,在他们的行动中,在他们对于文艺方针问题的意见中,就不免或多或少地发生和群众的需要不相符合,和实际斗争的需要不相符合的情形……

  同样,反思一下我们所开展的改革,改革是为什么人的?这个早该解决的问题有没有解决呢?还有没有——或多或少地发生和群众的需要不相符合,和实际斗争的需要不相符合的情形呢?

  在解决了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后,毛泽东又指出: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用同志们的话来说,就是:努力于提高呢,还是努力于普及呢?有些同志,在过去,是相当地或是严重地轻视了和忽视了普及,他们不适当地太强调了提高。提高是应该强调的,但是片面地孤立地强调提高,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那就错了……提高要有一个基础。比如一桶水,不是从地上去提高,难道是从空中去提高吗?那末所谓文艺的提高,是从什么基础上去提高呢?从封建阶级的基础吗?从资产阶级的基础吗?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基础吗?都不是,只能是从工农兵群众的基础上去提高。也不是把工农兵提到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高度”去,而是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去提高,沿着无产阶级前进的方向去提高。而这里也就提出了学习工农兵的任务。只有从工农兵出发,我们对于普及和提高才能有正确的了解,也才能找到普及和提高的正确关系。

  在此,我们一谈改革,动辄就是改制多少家企业,或抛掉多少人包袱,标榜所谓一次到位的彻底改革——好比一桶水,不是从地上去提高,而是从空中去提高的。至于从什么基础上提高的,又能够提高到哪儿去,纷争的社会万象和错综的社会矛盾已经给出了鲜活的答案。

  一句话:改革到底是为谁服务的,该好好问问并作出反思了!


   新浪网声明:新浪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0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