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吴木銮:请问经济学家 油价凭什么要大幅上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18:21 新浪财经

  文/吴木銮

  2005年12月17日《深圳商报》报道称,专家认为我国应大幅提高油价。这种说法的荒唐无异于要求将中国的面包(甚至窝窝头)提高到每个一美金。

  起先,我还以为是媒体从业者有意夸大其词,可是一查“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专家讲
话全文
,才发现原话就是这么讲的。清华大学的李稻葵甚至说,我们的目标应该把能源价格提到比国际市场高一点,甚至高很多。这完全是吃汉堡包吃太多了,牛奶也喝多了。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秘书长王建举了许多例子,说是东南亚很多国家普遍都是对石油进行补贴的,于是因为石油很便宜,大家也不珍惜它,这样综合各种因素,最后导致了很多产油国,输出量减少了,甚至变成了输入国,也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加剧了国际上的石油供应的紧张,总之越往后看,越不可持续。这种逻辑的前提就是石油一旦便宜大家就会乱用,而

石油价格提价后大家才会珍惜。李稻葵甚至认为,石油价格提到国际比较高的水平,还可促进替代石油其他的能源产品的开发,促进我们的石油使用效果的提高,从长远来看可能主动一点。

  李稻葵更是设想了石油提价的配套制度:“把一部分的税收收入转移到公交的系统里面,对公交部门进行补充。实际上这样子的话就让石油价格的上涨的最直接的承担者,变成了开私家车的人,这些人的收入一般是比较高的,对他们而言,价格上升的影响相对而言是比较小的。”

  新加坡联合早报一位记者在报道国内今年夏天爆发的“油荒”时就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一些经济正常的规律解释不了中国的现象。国内石油价格的变动周期滞后于国际一个月,应该来说,在这一月内可以看得非常明白,涨涨跌跌石油企业完全可以应付,没必要最终让消费者来承担呀。我当时给他的答复是,我们的石油企业是大爷,既不懂国际规矩,又爱闹脾气。本来国际石油行业就有两个市场,一是现货市场,二是期货市场。后者与前者刚好形成一种配套的平稳,而我们的石油企业只买涨不买跌,又不懂得玩期货市场,于是就很憋气,然后回到国内来,就要求全国的石油消费企业和个人一起来分担自己的不专业。一句话就是运营效率不高。后来他把这个观点写到报道中去。

  12月13 日新华每日电讯6版,一篇题为《不掌握外贸定价权只能“买涨卖跌”》的文章提到如何才能增强“话语权”的议题,有两种办法:一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联合谈判”,改变高度分散的格局。比如宝钢牵头的国际

铁矿石谈判就是通过“联合谈判”谈出效益。另一种方法是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所说的期货风险转移,他说,世界油价并不产生在OPEC的会议桌上,而是产生在纽约和伦敦的纸桶市场上。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风险转移和提高市场流动性三大职能。

  其实只有积极参与到发达的期货市场,同时熟知其规则,才真正有可能扭转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定价,这也是不争的规律。问题是,我们的大型油企大量安排的是中央精英的后代,而职业经理人士却缺乏,因此就会出现外国人认为匪夷所思的著名“

中航油”事件。

  而王建这么说:“石油期货我看是最有蛊惑力的。”这就是我们专家的观点。孰不知我们商业人士的理论最重要就是“与狼共舞”,外国佬能做的专业事我们中国人为何做不了呢?


   新浪网声明:新浪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