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华:公交优先不应忽视公交自身体制的变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11:57 大众网-大众日报 | |||||||||
□林新华 “公交优先”的话题,这一阵子讨论得很热烈。这次热烈,来自于官方的空前重视。既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的消息,又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曾培炎为此作出要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批示。
从相关部门政策的出台,到高层的关注,大家开始对“公交优先”给予了空前未有的热论。但令人担忧的是,在各种观点的陈述中,大多是对政府和外部条件的期望。当然,政府的支持,外部环境的改善,是“公交优先”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因此并不否定这种期望的正确。可面对现实,我们还应该看到,实现“公交优先”,仅有外因是不够的。 也许有关部门看到了这一点,11月2日的《新京报》报道:综合新华社电,据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国家将有序开放公共交通市场,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他还表示,鼓励社会资本包括境外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公共交通投资、建设和经营。建设部这一官员发布的消息,透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对公共交通这一垄断率很高的市场,将进行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其活力,改善其服务质量。 对于时下的公交,应该肯定的是,它为群众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其主流是好的。但也不能忽视,一些公交存在的缺点,已经让群众对之产生了反感,影响着公交在群众中的形象。说到公交的“恶习”,坐过公交车的人,都能数出个一二三来。比如:汽车破旧、座位肮脏,出站慢悠悠、进站快如风,白天不准时、晚上难见影,不开空调照收高票价……这样的服务质量,怎能令群众满意呢?如果仍以这样的服务去对待群众,那“公交优先”又有何意义呢?因此说到“公交优先”,我们在着力对外部条件进行改变的同时,更应该对这一领域的服务质量进行提升,让未来的公交服务体系兼具快速、准点、低价三大特点,让群众坐上干净车、安全车、放心车。只有这样,才能让“公交优先” 优而有用,真正改变群众的出行习惯和消费观念,从而实现改善城市交通和环境状况、节约能源的目的。 激活公交,靠的是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市场垄断,引导社会资金和国外资本参与国有公共交通企业改革和重组,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管理市场化、发展建设集约化,使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市场主体。这样才能实现内因与外因的互动,达到“公交优先”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