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邬凤英:从公交优先看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14:04 燕赵都市报

  日前,温家宝总理和曾培炎副总理分别作出批示,明确要求城市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也发出通知,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见本报昨日1版)。在我看来,总理的批示和建设部的意见,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困扰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和中下层民众“出行难”问题,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如何定位的问题,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突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公交优先”要落到实处,显然不能只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要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比如在城市街道上划出公交车专用线,在城市规划上为轨道交通预留空间等等。实际上,发达国家也都是这么做的。有从欧洲回来的朋友讲,在德国由于有专用线的保证,那里的公交车像火车一样准时,站牌上甚至标出了每趟车的进站和出站时间。毫无疑问,一个普通市民不会因为没有私家车就感到出行难。这不仅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也有利于社会和谐,其社会效益是相当正面的。

  我注意到,“公交优先”的理念最终被确定为中央政府的既定政策,是经过长期争论的结果。此前一个不算太短的时间内,占据主流的意见是要靠市场自发的博弈来解决问题。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究竟应该这样定位?发挥什么作用?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勒曾经总结了三条:一是“提供一套使各种经济力量竞争公平的法律和法规体系”;二是“处理不能由私人协商有效解决的外部性”;三是“在社会范围内进行收入再分配”。这三个方面,都指的是社会公平、社会和谐方面的问题,都是靠市场自发的博弈所不能解决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前段时间学界对“小政府,大社会”以及“最不管事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的盲目推崇,其实都是有削足适履之嫌的。问题的关键显然不在政府大小,也不在于管了多少事,而在于它是不是管了自己该管的事,比如

公共交通就是应该是政府最应该操心的事情之一,但北京及其他大城市近年来的实践却表明,政府确实是替私家车想得太多,替公交车想得太少了。

  当然,要使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在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方面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政府的责任和权力要相称。

  邬凤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