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丁冬:林教授被误读 穷人不穷关键在于机会平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1:35 经济参考报

  丁冬

  “穷人太穷”成为了网络新近的流行语,该语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林毅夫。

  笔者曾仔细研读了“穷人太穷”的出处——林毅夫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和谐
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解读“十一五”规划》。作为解读规划的首批学者,林毅夫的确敏锐地把握住了“十一五”规划中有关解决两极分化、缩小贫富差距的内容,他在文章中对中国现有贫富分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把林毅夫教授变成众矢之的的言论“穷人太穷”,实质上在他文章里的原话是“我国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可见,林毅夫教授“穷人太穷”的原意并不是指“穷人穷”造成了贫富分化,而是说如何让穷人不穷,才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过了26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实际年增长率高达9.4%,国内生产总值规模扩大了10.3倍,我国的人均收入、生活水平也改善了不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居民收入和财富的差距越来越大。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已经在0.45的警戒线上徘徊。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解决两级分化、缩小贫富差距被摆在了突出位置上。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

生活质量、构建
和谐社会
等都成为了我国“
十一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很多情况下,穷人之所以穷,往往是由于他们获取的机会太少,无法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地转化为财富,或是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障碍,吞噬了他们原本就不多的资源。譬如,有些农民之所以“太穷”,是因为曾经被各种“搭车”的税费压得喘不过气;或是因为失地补偿太低不能得到好的安置;或是因为未能接受到法定的义务教育,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或是因为进城务工时工钱被拖欠、或工伤致残后被无情踹出……城市中“新贫困阶层”也面临着类似的难题:他们在企业中辛苦半生,却突然被告知要“改制”了,要“房改”了,要“医改”了,教育要高收费了……于是,一生的积蓄化为乌有。

  要想改变穷人的命运,关键是建立起一个拥有基本保障和平等机会的社会体系,让穷人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并可以公平的转化为社会财富。在“十一五”规划中,政府将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入手,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今后政府新增财力将重点投向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且增长幅度还会大大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举措,也将加快这些地区追赶东部沿海地区的步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随着这些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可以相信,我国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将得到逐步缓解,“穷人”也就会越来越少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3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