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遗址将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进行修复,预计资金投入为13亿至15亿元,资金主要是用于大量征地。关于大明宫遗址的复原规划,已经得到陕西省政府以及国家文物局的批准。”24日,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告诉记者(10月25日《第一财经日报》)。
拿社会公众和纳税人的钱来制造赝品,斥资十多亿去修一个既不是古代也不是现代的仿制品,是否有意义?
显然,对于大明宫的这次“重修”,与其说是重修和保护,还不如说是“开发”,是在遗址的基础上“另起炉灶”打造一个“现代化”的21世纪版的“大明宫”。在这其中,文物保护的成分能占几成,不言自明。因此,大明宫遗址的复原规划,更像是打着文物保护旗号的“形象工程”。
当然,我们不是反对对文物进行保护。但是,我们也知道,对文物的修复保护有个原则,即“整旧如旧,恢复原貌”。让历史遗址保持一片真实的废墟,大约是最安全的保护文物的方式吧。
显然,我们现在的国力和财力,还远不够强大。正像公众所质疑的,有钱去搞这些赝品,还不如改善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改善城市环境,还有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保障等,这些都比修建这个赝品更需要那15亿。
斥资15亿并不会让国人“梦回唐朝”,相反却会让纳税人背上沉重的包袱。所以,笔者认为大明宫的复原应缓行。等我们真正国富民强、国库丰盈,真正“梦回唐朝”之时再复原也不迟。现在,还是让大明宫遗址质朴而真诚地面对着世人吧。(石敬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