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坚:改革成关系和权力的较量 越改问题越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 11:49 红网 | |||||||||
2000年3月,湖南衡阳县工商体制改革开始,局里改制前分来的5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先后被分流到局里的市场服务中心,负责每月收取摊位费,完成了从行政干部到勤杂人员的身份转换。而与此同时,工商局领导干部的亲戚子女及上级有关领导的亲属34人,却堂而皇之地优先“上收”进了工商部门。(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 》) 从行政干部身份置换为勤杂人员,这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体制改革就是要触及少数
而对衡阳县的工商体制改革,社会舆论哗然。毕业于原省农业学校的洪清秀就愤愤不平地说,“如果是在同等条件下的竞争,因为知识、能力等不足被分流,我们无话可说。现在我们最愤怒的是不公开、不平等。” 从报道中可知,衡阳县工商局在改革的全过程中都处于暗箱操作之中,改革方案不公开,改革流程不透明,分流标准由个别领导拍板定案,被分流者不知道人员去留的标准和分流的过程。这种可有可无的程序和权力说了算的原则,就是将知识、能力、年龄占优势的大学生排挤出去,腾出位置和编制, 给一些本应参与平等竞争的“关系户”创造留下来、挤进来、收上来的宽松环境。 这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式的改革,其后果显而易见。个人的不公正遭遇倒在其次,严重的是对后来者产生示范效应。作为改革的“后遗症”,它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对人才的逆淘汰。一场本应是实力的竞争,却变成了关系和权力的较量,而50多名毫无背景的农家子弟便成为这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但改革绝不是一场权力游戏。当前,一些部门之所以出现越改革越人浮于事,越改革问题越多的现象,就是个别单位领导将改革改制看作是谋取个人私利的一种工具,有能力无关系者往往遭淘汰,而吹牛拍马后台强硬的“关系户”却稳坐“钓鱼台”。“外甥打水舅舅喝”就是对这种伪改革的绝妙讽刺。 从衡阳县的工商体制改革来看,要确保改革改制取得真正实效,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应彻底革除官场潜规则,增强透明度,加大监督力度,真正创造一种公正、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让有能力者有机会、有地位、能干事。 (稿源:红网) (作者:陆志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