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民良:京津冀发展中的老三角与新三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 14:08 新京报 | |||||||||
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对中国的区域发展关系有一段新的描述,强调全国各个区域共同发展的同时,也鼓励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如何提高此次规划的预见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发挥规划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促进京津冀地区的资源与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具有较强科技实力、优势人力资本、丰富自然资源和良好工业基础的这一区域得到像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曾经有过的快速发展,应为社会各界所关注。
新三角指天津的滨海新区、河北的廊坊与曹妃甸 所谓的京津冀发展规划,更多的是指北京、天津之间及河北在京津连线周围区域的发展规划。尽管京津冀的实际规划范围远大于京津唐,但是从经济联系、资源组合、要素密集度、地理区位等方面看,以经济发展为主的规划还应该强调以京津唐为重点。鉴于唐山与京津两市紧邻,也是冀东所辖面积巨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因而谈及京津冀的规划时,京津唐的老三角概念依然可用。而这里所谓的新三角,是指天津的滨海新区、河北的廊坊与曹妃甸。 天津自上世纪就在滨海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为主体的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天津最有活力的区域。“十一五”期间,滨海新区将注重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商贸物流等产业,进一步推动新区经济的大规模扩张;曹妃甸作为河北省的1号工程,利用了首钢产业转移的机遇,并获得了唐钢等企业的支持,提出要建设以“大码头、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新兴工业区,大规模的建设序幕已经拉开;廊坊位于京津之间,尽管有地利之便,多年来只为京津提供蔬菜和副食品,近年来也接纳了一些来自京津扩散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其优越的地理区位相比,这一区域的经济潜力还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应建立新、老三角之间相互支持的经济关系 在研究“十一五”京津冀的发展规划时,要在重视老三角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新三角的发展,并建立老三角与新三角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和谐经济关系。由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人口密度等方面的因素,老三角都存在一定的发展包袱,通过创造新的地理空间,在新的制度平台上,通过接纳国内外新的经济要素,并将老三角的要素潜能加以释放和再配置,会大大提高经济产出的效率。 而新老三角的结合,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扩大城市之间的联系,解决经济要素过密与过疏、发达与落后之间的矛盾,实现天津支持滨海新区、唐山支持曹妃甸、北京支持廊坊的经济联动,促进区域之间的和谐发展。多年来,京津唐地区城市中城镇体系相对不健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较多,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相对较少,只见月亮,不见星星,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加强新三角区域的发展,将有助于形成规整的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城镇体系的功能与作用。 沿海地区的高度发展具有一般规律 国外有统计研究显示,沿海地区的高度发展,是一个带有世界意义的规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都充分利用了沿海的有利的港口条件,也验证了这一规律的正确性。除了天津以外,京津冀以往的发展,对于沿海地区重视不够。重视京津冀地区新三角的发展,当然也符合沿海发展的一般规律。基于以上理由,有必要通过对“十一五”的良好规划与政策设计,运用政府、市场甚至区划调整等方式,将京津冀由老三角与新三角结合的核心区域建设成先进制造业密集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将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的连线地带建设成大都市连绵带,以带动京津冀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周民良(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