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辛本健:纺织品磋商 美方漫天要价只会得不偿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 09:40 人民网-人民日报

  辛本健

  中美第四轮纺织品磋商将于今天举行。此前在美国发出磋商请求的背景下,中美已于本月16—17日举行了第三轮磋商。美国为何由以往单方面对中国纺织品强硬设限,转为主动要求与中国进行磋商,并宣布其谈判目标是与中国达成广泛的纺织品协议?这无疑是源于美国对利弊得失的盘算。

  首先,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会重创美国棉农。中国近几年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年均约为100亿美元左右,仅占中美贸易总额的6%;而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国进口美国棉花金额为17.7亿美元,计106.3万吨,占中国进口棉花总额191万吨的55.6%。据美国棉花协会预测,2005年,中国需要进口棉花350万吨,其中有一半以上依然会是美棉。当然,如果美国继续一味地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上述诱人的市场前景就只能化为泡影。美国是全球第二大产棉国,美国销往中国的棉花约占其总产量的一半。在全球棉花生产量明显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美国17个州两万多个农场3万多棉农,自然有求于美国棉花的最大买主———中国。

  其次,中国的廉价纺织品使美国商人、广大消费者乃至美国经济都获取了巨大收益。在美国销售每100美元中国纺织品,中国生产商只得到7—10美元左右,美国商人却拿走了绝大部分利润。由于中国纺织品等日用消费品价格相当低廉,世界银行早在1994年就指出,如果美国从中国以外的国家进口同样商品,美国消费者每年需要增加140亿美元的支出。中国的廉价纺织品等出口到美国,既提高了美国内的有效总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又为美国经济实现低通胀下的增长创造了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据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如果没有中国的消费品,美国的物价指数将上升两个百分点。

  对于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美国人心知肚明。美国国会的一些议员大声嚷嚷着要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主要是为了讨好自己选区的选民,或者是为拉美纺织品扩大对美出口展开游说的利益集团,以便在明年中期选举时能多拉点选票。美国商务部的行为更是耐人寻味。8月1日,它在宣布将对中国6种纺织品的设限决定日期再一次推迟至8月31日的同时,受理了美国相关协会对中国出口到美的另外5种纺织品的设限申请。美国对中国采取的这种“一手打,一手拉”的做法,也表明它既希望压中国作出让步以获取更大利益,又不愿真正把中国的价廉物美纺织品拒之门外的矛盾心理。

  最后,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只会增加美国对其它发展中国家纺织品的进口量,却不可能带来美国内纺织业的复苏。假如中国纺织品被拒之门外,以美国市场作为出口基地的其它纺织品大国,如墨西哥、印度、加拿大等,马上会填补空缺。而这些国家的各类纺织品的价格,普遍高于中国。美国真的要铁了心去当冤大头吗?恐怕不大可能。

  纺织业在美国毕竟是一个日趋衰落的夕阳产业,而不是关系到未来前途的战略产业。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只有美国的1/10,在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纺织业上,美国败下阵来并不足为奇。既然纺织业已成为美经济中的“鸡肋”,美国若还是一定要拼命抢夺它,并为此限制中国的纺织品,向中国漫天要价,其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损人不利己。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4,7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