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曾鸣:大舍大得 企业一定要慎重发展多元化战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 15:21 《中国企业家》

  无论是西门子还是通用电气,他们的多元化业务都集中在长周期、高技术壁垒、高资本投入的B2B业务

  文/曾鸣

  参观了西门子公司以及从西门子分拆出来的英飞凌公司。回顾半导体行业前几名的企
业这二十年来的战略演变对于他们今天命运的影响,引人深思。

  半导体行业的领袖是大名鼎鼎的Intel。在整个上世纪70年代,存储器一直是Intel公司的核心产品。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受到日本企业技术创新和韩国企业低成本竞争的压力,市场份额急速下降。1984年11月,Intel最终做出战略决策:放弃投资生产新一代的DRAM (动态内存),全力生产微处理器。其后一系列的战略举措,最终在电脑行业奠定了“wintel”(微软操作系统+Intel芯片)体系,形成了超额利润。Intel形成的这种平台领导力使得它虽然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重小于其他竞争对手,但却能维持最高的利润率。

  现在排名第二的三星,它的半导体产业也非一帆风顺。1985年后半导体供给过剩,价格狂跌,几乎葬送了三星的半导体产业。但是它不但咬牙撑住,还加大了设备投资的力度。1993年,在市场规模缩小的情况下,三星依然不断地大胆投资,在这种大规模投资的攻势下,众多美国和日本半导体厂商相继退出DRAM市场,三星电子取得了在世界半导体产业的领先地位。作为一个追随者,三星集团明确了半导体业务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意义,倾集团全部力量投入这个投资量巨大的行业。在几经起伏后,终于位列世界第二。

  成立于1930年的TI(德州仪器)是家历史悠久的企业。直到80年代前期,TI一直保持着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公司的殊荣。然而,受当时“大而全”思想的影响,TI也陷入了多元化发展的困境。1995年的时候,TI的营收达到了130亿美元,但不少业务经营困难。1996年TI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先后也买入20家公司,奠定了自己在通讯半导体领域的霸主地位。

  排名第六的ST Microelectronics (意法半导体)由一个三流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也是由于战略上聚焦于应用芯片和解决方案,牢牢抓住行业大客户的需求,从而形成和Intel、三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奠定了自己的行业地位。摩托罗拉也曾经拥有非常强大的半导体部门,但发展方向一直不明确——一方面和Intel在电脑芯片领域竞争,另一方面又和TI大战于通讯领域。四处出击的结果是四面楚歌。

  英飞凌的管理人员提到三星半导体由于属于三星电子从而获得很强的优势。但同样属于西门子集团的英飞凌为什么无法享受这样的优势,而独立出来?据英飞凌的管理人员介绍,半导体是个快速变化的行业,需要快速决策,而西门子大部分的业务都是如火车机车、发电设备等长周期的传统业务,加上复杂的矩阵管理,英飞凌的发展受到制约,剥离后反而发展更加迅速。

  当我们离开西门子的第二天,又传来其手机部门经过长期犹豫后,终于被出售的消息。我们在佩服西门子多元化集团管理的经验和成功时,必须同时清醒地看到他们经验的局限性。无论是西门子还是通用电气,他们的多元化业务都集中在长周期、高技术壁垒、高资本投入的B2B业务,产业优势容易维持。而对快速变化的半导体、手机、电脑等业务却束手无策。从半导体行业这几家领先企业的发展,我们再一次清楚地看到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战略前瞻性,大舍大得,聚焦核心业务;大赌大赢,坚决投入,坚持到底。

  不知不觉,这个专栏已写了两年。最初因有多年的积累,厚积薄发,写得得心应手。但越写越难。要在一页纸的篇幅内把重要的战略问题说透,确非易事。再写下去,未免“为赋新词强作愁”。就此打住,后会有期。

  (本文作者为长江商学院教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多元化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