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风险管理:如何预知黑天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9日 02:06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萌/北京报道

  2008年底,一本名为《黑天鹅》的著作热销全球。其作者纳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在书中写道:“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黑天鹅’用来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而崩溃……黑天鹅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但人们总是对它视而不见。”

  对于在过去的一年改变了世界的金融危机而言,这真是个绝妙的比喻。在这场充斥着“不可思议”、“匪夷所思”、“始料未及”等惊呼的巨大危机中,人们眼睁睁看着金钱从指间溜走而又不知所措。日本瑞穗证券公司近日的测算显示,世界性金融危机将导致全球金融机构损失5.8万亿美元。可想而知,其引发的经济危机间接造成的损失更将远大于这个数字。

  尽管教训惨重,不过显然,如果让所有人在平静的日子里都担心类似“黑天鹅事件”带来的重大冲击,并不现实。这一重担,本应由那些风险管理部门和服务商来扛。那么对于这次金融危机,其发生及演进速度之快,破坏性之剧烈,是不是源于风险管理机构的“疏忽”和“无能”?

  藏在投资者心中的“黑天鹅”

  何谓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

  为何在风险管理研究已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美国,“黑天鹅”依然没有被先知先觉,众多资金雄厚、拥有先进的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水平的大金融机构,在危机发生后如此弱不经风?

  “(金融危机)绝非市场参与者的理性行为。”2008年12月25日,SAS公司亚太区风险管理总监约翰·弗雷(John Folley)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危机中的很多事情根本不合乎逻辑和理论,但实际上却发生了。”

  弗雷先生举例说,比如最近接受了美国政府援助的美国花旗银行,其“拥有强劲的资本,业务不仅能够可持续性发展,而且也非常多样化,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全球性银行,从理论上讲,花旗银行完全没有理由受到冲击。”他说,“但这仅仅是就理论而言。”

  弗雷先生认为,造成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投资者们丧失信心后的恐慌性退场。这种恐慌直接造成了“那些曾经被评为AAA级的资产,如CDO(抵押债务权益)等,最后变得一文不值。”

  这种信心层面的“黑天鹅”风险,是否也应是风险管理所应防范的重点目标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