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货币供应、经济增长与启动内需应配合和适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17:48  《中国金融》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目前需要由从紧的货币政策明确转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王小鲁

  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长率降低到9%,比 2007年降低了近3个百分点。同时,世界金融危机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我国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进行调整。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货币学派理为,通货膨胀是一个“与印刷机相联系的现象”,即货币现象。只要货币供应的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就会发生通胀。因此治理通胀,除了紧缩货币供应外,别无他途。长期以来,这一理论对各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产生着重大影响。货币学派在经济学上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实践经验也证明,货币学派的理论并不完整。一个国家的价格水平确实受货币供应的影响,但同时还受到其他若干因素的影响。货币供应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影响价格水平的。

  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在1997~2006年这十年期间,受到我国外汇收入迅速增加的影响,货币供应量(M1)年均增长率高达16%,比9.3%的GDP增长率高出6.7个百分点。按照货币学派理论,是必然会导致通胀的。但事实上这期间并没有发生通胀,平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有0.9%。其中相当多的消费品价格是负增长。

  有一种说法认为,虽然这十年没有发生通胀,但正是这期间货币超发行积累下来,才导致了2007~2008年的通胀。这种说法同样经不起数据检验。使用我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的相关分析说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M1或M2)与通货膨胀率(CPI或PPI)之间只存在当年效应和两年的滞后效应,更长的滞后期,两者关系不再显著,而且当滞后期延长至4~5年时,相关系数的符号转为负值。事实上,这期间的价格稳定,主要源于供给充裕、消费需求增长滞后、企业生产能力增长迅速,甚至相当多的行业产能过剩。由此导致了企业间激烈的价格竞争,成为抑制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对近期反通胀政策的反思

  2007~2008年发生的通胀,结构性非常明显。以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为权重计算,2007年因食品价格上涨导致的通胀占通胀率(CPI)的88%,2008年1~8月份占86%;其他消费价格上涨对通胀率的影响只占12%~14%,主要与能源价格和房租有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这说明这次通胀主要是供给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严格说来,供给因素导致的价格上涨不应当称为通货膨胀。但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价格上升有时难以明确区分,所以将价格水平上升约定俗成地统称为通货膨胀也可以接受;只是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价格水平上涨都是货币因素导致的结果。

  2007年与2006年相比,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分别增长了 12.2%和9.5%,而同期肉类减产3.1%(其中猪肉因蓝耳病等因素的影响减产7.8%);豆类减产14.2%;谷物仅增产1.2%。因此同期毛猪生产价格上涨了45.9%,大豆价格上涨24.2%,谷物价格上涨9%。显然,食品价格上涨是在需求正常增长的情况下,因短期内部分食品供给短缺造成的,与货币供应关系不大。正由于这些产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很小,因此小幅度的供给变动就导致了大幅度的价格变动。其中谷物还受到了美国生物燃料需求拉升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其他影响因素主要是国际市场原油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它们在较小的程度上推高了CPI。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