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对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 10:36 中国经济时报

  三、相关结论及对策

  虽然通过财政收入与GDP增长的对比分析,能够得到2007年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结论,但从六大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看,这次高速增长只是偶然、个别现象,不具有代表性。笔者认为,2007年的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包含几大部分:一是“自然性增长”部分,即单纯由经济增长而引致的收入增加;二是“政策性增长”部分,即由相机抉择和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而引致的收入增加;三是“结构性增长”部分,即由个别税种超高速增长而引致的收入增加;四是“管理性增长”部分,即由于加强征管而引致的收入增加;五是“价格性增长”部分,即由物价上涨而引致的收入增加;六是“虚增”部分,包括由统计方法和口径不统一而引致的“占比虚增”,由物价上涨而引致的名义收入增加,由追求政绩而扭曲征管引致的“预收”和“超收”等等。

  对上述六个部分进行科学划分后,我们不难发现,2007年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其绝大部分是合理的,仅“虚增”部分存在不合理性,而这一部分的影响力不大。同时,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与转轨经济相适应的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范围决定了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是客观的、必然的,在特殊年份,财政收入的增长可能发生明显的波动,这是受一些不确定的、一次性因素影响的结果,不具有可持续性。当增收部分主要用于民生支出等方面时,财政收入的挤出效应也不会被强化,反而有利于宏观经济运行。

  为了消除和防范可能发生的不利影响,可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树立科学政绩观和科学理财观,将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保护生态列为政绩考核指标。

  第二,采取措施稳定物价,防止经济由局部过热转变为全面通货膨胀,建议适当增加稳健财政政策的紧缩度,重点对税收政策从紧,并注重发挥税收政策在优化经济结构方面的作用。

  第三,调整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使其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下财政履行职能所需的财政资源相适应,与政府宏观调控所需的财力相匹配。

  第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提供物质保障;统一和优化税制,为民生财政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第五,提高税收征管的完整性,建立税收服务与税收监督系统,提供优质的信息性服务、程序性服务、权益性服务,加强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税收处罚。

  第六,统一统计方法和口径,优先选择剔除物价影响的实际值进行对比与分析,在对比分析时应调整财政收入和GDP的统计口径,使两者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不宜进行大规模减税,减税虽然在短期内能够降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但降低这一比重的意义不大,前面的分析已经作出充分的证明。而减税具有扩张效应,在当前经济过热的环境下,必然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财政收入反而会因此而迅速增长,有违减税的初衷。但是,当前可推进以结构性减税为内容的税制改革,一方面对经济的影响不大,另一方面也应该把握住资金充足这一较好的时机。(下)

  (作者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