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粮食净出口是暂时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0日 11:45 经济观察报

  黎霆

  在美国农业部1月11日公布的农产品供需月度报告中,玉米库存数据出现了出乎市场意料的急剧下降,当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就有多种农产品期货合约涨停。过去一年间,各主要农产品的国际价格均已上涨了50%以上,当前CBOT的小麦和大豆期货价格已创下历史新高,玉米也刷新了12年来的高位。

  国际粮价高位运行的一个直接效应是,中国粮食出口在2007年大幅增加。去年1-11月,中国玉米出口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5.3%,小麦在去年1-10月的出口量增长了206.5%。2007年前10个月,中国粮食净出口量为71.6亿公斤,而2006年中国还是粮食净进口国。粮食出口的迅速增加,无疑会加大国内粮价上涨的压力。

  在当前中国整体物价水平上涨较快的情况下,粮价的上涨特别引人关注。从统计数据看,2007年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了6.9%,其中食品价格涨幅高达18.2%,粮食价格则上涨了6.6%。目前中国的CPI中,食品所占的权重为33%左右。正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最近所说,中国物价波动的幅度取决于食品价格,食品价格又取决于粮食价格。显然,维护粮价的稳定事关重大。

  在1月初举行的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上,严控粮食出口成为维护今年国内粮食市场稳定的对策之一。在此之前,一场由多部门参与的 “粮食保卫战”已悄然打响:1月1日,商务部宣布从即日起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粮食制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在此前两天,财政部宣布我国将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多种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2007年12月2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刚取消了小麦、稻谷等原粮及制粉的出口退税,涉及84类原粮及制粉出口产品。在半个月内连续出台多项有关措施,显示了管理层对控制粮食出口、稳定国内粮价的坚定决心。

  有分析指出,控制粮食出口对稳定国内粮价的作用,很大程度只是心理意义上的,因为中国粮食出口量占市场的比重并不大,例如2006年的出口量只占国内粮食消费总量的1.9%,对市场价格并不起决定作用。的确,控制出口对国内粮价的实际效应还有待观察。笔者认为2007年中国粮食净出口局面只是暂时性的,在一定时期内,中国还有粮食净进口的需求,国际的高粮价主要还将通过进口途径来影响国内。

  在某一特定时期,一国的粮食供给不外乎三种来源,分别是当年生产、库存和进口。由于人口继续增长及经济快速发展,近年中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导致出现了一定的产需缺口,这意味着当年的粮食产量不能满足当年的消费需求。2005年和2006年,中国粮食产需缺口分别为137.5亿公斤和105.5亿公斤。产需缺口一般需通过进口来弥补,以实现供求平衡。从2004年开始,中国成为粮食的净进口国,2004-2006年间,中国粮食净进口量分别为248.5亿公斤、222.5亿公斤和254亿公斤,三年已累计净进口725亿公斤。

  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激励下,2007年,中国粮食实现了连续第4年增产,总产量有望突破5亿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但产需缺口仍将存在。据测算,到2010年中国达到小康水平时的人均粮食需求量应为420公斤左右,那么相应的粮食需求总量约为5.88亿吨,考虑到短期内中国粮食大幅增产的可能性并不大,这意味着国内粮食供求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平衡偏紧的状态。据此分析,整体上中国仍存在净进口粮食的需要,而当处于净进口局面时,国际粮食市场上的高价同样将推高国内粮价。这使我们不得不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变动作更多的关注。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