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4日09:16 综合

  李长安:“全民发钱”这剂药治不了“福利病”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李长安

  芬兰政府近日决定,明年起试行“全民基本收入计划”,其核心内容是向随机挑选的2000名接收失业救助的公民每月发放560欧元基本工资。芬兰政府的这项大胆尝试,被一些学者称为“解决欧洲福利问题的钥匙”,但笔者不以为然。

  实际上,向全体民众无条件发放基本收入的思潮在西方由来已久,最早甚至可追溯到托马斯·摩尔的名著《乌托邦》。随着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陷入福利国家陷阱之中,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西欧国家经济长期低迷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债务负担沉重,福利制度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向全民免费发放基本收入的理念就屡被提及。

  按照芬兰政府的试验做法,通过实施该项计划,将会达到“一箭多雕”的目的,包括可以简化行政手续,节省经费开支,减少腐败现象等等。比如2014年,芬兰的社会福利支出为660亿欧元,而如果改成为每人发放800欧元基本收入,取代名目繁多的失业救济、住房补贴和病假补贴等个人补贴项目后,财政预算仅需480亿欧元。

  更重要的是,他们坚持认为,“全民发钱”并不必然导致人们工作动机和热情降低。其原因就在于,这一做法只给予每个人“基本收入”,而理性人不会满足于基本收入,因此工作热情并不会消退。且这种做法还能把人们从劳动中解放出来,这将使得社会更有创造性和灵活性。从一些社会组织在美国、加拿大等地以及之前荷兰在乌特勒支市开展的社会实验来看,似乎效果也不错。

  但对于“全民基本收入计划”的看法显然存在着巨大分歧。最典型的就是今年6月5日,瑞士在公投中否决向每个公民发放“全民基本收入”的提案。其理由与赞成者正好相反,即免费发放基本收入会让人们更不愿去工作,因而导致更高的失业率,“懒汉”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

  从本质上来说,“全面基本收入计划”仍是为了维护现行的高工资、高税收基础之上的福利模式。该项计划仍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作为支撑,而这恰恰是许多福利国家的一大“痛点”。此外,该项计划还有可能在公平问题上出现失衡,比如将使一部分人群的福利保障水平不升反降,从而恶化其生存状况。

  可见,“全民发钱”的社会福利模式究竟是种“乌托邦”,还是会成为临近崩溃的欧洲国家福利体制的“救世主”,显然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对于中国而言,现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制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的艰巨任务,但这种“全民发钱”的福利模式显然缺乏在全国实施的条件。对于一些地区一部分失业贫困群体,采取更为精准的扶贫解困方式,较之“大撒把”发钱更有意义。(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相关阅读

中国大学科技创新为啥不太行

美国科技创新力量大,原因在于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房子是同样的,校区是同样的,大学名字都叫大学,但人家里头的活动却很不一样,差别很大。对我们大学在整个社会当中的连接方式,真要重新反剩

当前应提高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以货币政策为例,政府可以根据每年确定的增长与通胀目标授权央行灵活决定货币政策,未来可以考虑逐步做实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决策功能。在机构实现相对独立的同时,最好也把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从公务员的序列里分离出来。

探秘中国经济数据背离之谜

当前中国经济数据虽然不如7月那么悲观,但政策也难以继续加码,不会有更强的刺激政策出现,因此预计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可能至年底也难见起色,防止资产泡沫的任务仍然较重。

一带一路是G20峰会上的中国方案

对包括G20在内的世界各国而言,“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一个促进器、推动器,不但能够营造更为友善的国际环境,也能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志在必达,理所当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