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为何要紧信用松货币

2014年08月04日 01:49  证券时报网  收藏本文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

  央行[微博]上周五公布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一如既往,央行对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还是以专栏的方式予以了特别说明。本期报告重点阐述的话题是社会融资成本,仔细咀嚼一番,其中的信息量并不算小。

  面对社会关注的融资成本问题,央行的结论是供需两方面都有原因。供给方面,宏观大框架上储蓄率的降幅在最近几年明显超过投资率的降幅。这意味着,如果只靠经济体内部运行机制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这就直接导致资金成本往上走,除非有外部增量来弥补这一动态缺口。

  需求方面的因素则更为直观和明显,央行也列举了三个原因:其一是企业的债务率目前比较高,导致债务负担和融资需求相互推动。市场对这一点并不陌生,因为杠杆率达到一定程度后,留给企业的选择往往只有两个——要么将盘子维持下去,要么就只能清盘。而之所以选择维持下去,则是因为清盘的成本更高。

  其二则是“预算软约束”拉高了融资利率。这一点市场更加熟悉,这就是“资金价格不敏感”的融资需求对整体融资需求形成的挤出效应。由于这部分需求没有严格的预算约束,因此往往不计成本挤占银行信贷资源,不仅直接抬升贷款利率水平,还通过各种理财产品间接抬高了银行的负债利率,造成银行整体的资金成本上升。更可怕的是,这是一个自我循环和实现的过程。

  其三则是股本融资发展不足,导致企业对债务融资的依赖度增加。这种趋势从今年一季度起更加明显。根据央行公布的季度社会融资总量分布数据可知,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各自的占比加总,银行体系实际包办了社会融资总量的84.2%,这是最近两年以来的最高峰。二季度这一数据虽然略有回落,但四项加总依然占到社会融资总规模的78.9%,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这种状况的潜台词是,融资需求在回归银行体系,当银行信贷供给恒定不变之时,抬升的就只能是资金价格。

  有意思的是,央行这个专栏所阐述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部分学界人士对去杠杆开出的组合药方,也即“紧信用、松货币”。

  所谓“紧信用”,是指当前去杠杆的主要关键在于抑制整体的负债率进一步上升,而重点就在于限制住缺乏预算软约束的“资金价格不敏感”部分需求。

  所谓的“松货币”,则是指抑制债务杠杆扩张比必然造成短期经济指标的下滑,宽松的货币空间可以对冲一部分风险,也可以促进企业将短期的资金需求转换成长期资金需求,并给予它们空间去修复市场竞争力和资产负债表。

  尽管这一组合政策在学界存在一定争议,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近年来的货币政策轨迹,它的身影依然在时刻闪现。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解决社会融资成本高的十项举措,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种堵疏结合的调控思路。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上周亦称,如果这一组合拳实施顺利,那么理想的状况应该是“货币增速超过信用增速,利率下降,汇率贬值,房价下跌,结构改善”。

  如果以更通俗的语言来总结这一组合,就是实施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提,是必须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如果货币政策的尺度过严,那么经济体中已经存在的问题会加速爆发,反而对解决问题不利。用时间换空间的办法虽然耗时更长,但却是必要做法。

  当然耗时更长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争取时间的同时,相应的结构改革和调整也必须同步推进。这正是央行在专栏结尾中所强调的:总体看,要通过进一步推动结构性改革和调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服务和监管,为做强实体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金融支持。

文章关键词: 货币信贷央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新疆暴恐案37名民众遇害 击毙59名暴徒
  • 体育恒大1-2遭亚泰双杀 国安少赛1场只差4分
  • 娱乐汪峰告白子怡:爱对了 六万人鸟巢起哄
  • 财经2.4万亿地方债偿还风险加剧 官员被人堵
  • 科技超级手机病毒制造者落网 为大一生
  • 博客《小时代》价值观堕落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夏令营被“绑架” 不去家长怕老师不高兴
  • 朱大鸣:户籍改革会成救楼市的利器
  • 叶檀:最繁忙空中走廊为什么接近瘫痪
  • 徐斌:经济新一轮信用扩张很明显
  • 玄铁令:业绩牛市未至 圈钱熊市渐近
  • 冉学东:对首套房补贴是政府拉抬房价
  • 梁启东:昆山事件凸现中国制造业囧境
  • 文显堂:户籍改革是中国人第三次解放
  • 齐俊杰:中国制造没落已经无解
  • 姚树洁:北京户口含金量大于英国国籍
  • JohnRoss:我们美国已走到尽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