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潜伏半年与塑化剂漫长潜伏:公共卫生监管存死角

2014年04月20日 00:59  燕赵都市报  收藏本文     

  ■张田勘

  苯潜伏半年与塑化剂漫长潜伏

  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副总经理闫晓涛称,按国家标准,对水质106项检测半年做一次。3月初检测结束后,下一次检测应是半年后的9月份。之所以4月10日又进行检测,是威立雅的实验室要给周边区县自来水做106项检查,而这种检查无论多少样本都会耗费同样的实验耗材。于是,兰州威立雅也对自己的管网自来水取样检测,结果检测出了苯含量超标。

  这也意味着,查出兰州的自来水苯超标纯属偶然,否则潜藏于自来水中的苯要到半年后才会露出真相,兰州市民至少也要喝半年的“香水”(苯无色,有芳香气味,苯超标的水会有香味)。

  然而,兰州市民未必会感到庆幸,因为目前兰州市民喝了多长时间的“香水”还不清楚,不过,即便兰州市民不幸喝了半年的“香水”,也要比中国台湾及周边地区的公众要幸运得多,因为塑化剂(学名邻苯二甲酸酯,DEHP)潜藏于食品中近30年,也让不少人食用了塑化剂近30年。

  发现塑化剂也属于偶然,但还不算纯属偶然,因为要得力于一位杨姓检验员的严谨和责任心。她在2011年3月的一次给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稽查检测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异常信号,这本不属于她的职责范围,但她并未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而是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将这个异常信号与各种物质的图谱进行一一比对,才发现是本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塑化剂,而且送检的食品中的塑化剂浓度高达600ppm,远远超过台湾人均每日摄入标准1.029ppm。

  接下来的调查更令人触目惊心,中国台湾和大陆许多公众食用含塑化剂的食品长达30年,在广东、浙江4家企业8个样品中都检出了塑化剂,受塑化剂污染产品共六类,分别是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果酱、果浆或果冻;胶囊锭状粉状食品;添加剂。

  兰州自来水中的苯潜伏与台湾食品中的塑化剂潜伏尽管是小巫见大巫,却反映了饮食、饮水的监管漏洞,也即公共卫生的监管存在死角。

  按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2012年7月1日后,国内所有供水企业的出厂水、管网水每半年须对水质进行106个要求检测项目的检测。这些项目就包括苯、砷、镉、铬(六价)、铅、汞、硒、氰化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

  显然,兰州自来水中苯的潜伏已经暴露了目前公众饮用水监管的漏洞,如果是半年时间检测一次,就不仅是苯,而且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如砷、镉、铬(六价)、铅、汞、硒、氰化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也会潜伏半年时间,对公众生命和健康同样会造成威胁,甚至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自来水半年一次的检测并不能保障公民的饮水安全,而是需要每日检测一次。

  此外,现在对水质106项检测半年做一次的标准是经过修订的新标准,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得到执行,这也造成了目前公众饮用水的危机。因为,很多地方无论是政府的专业检机构还是自来水公司,都不具备全部检测106项标准的能力,而且也缺少检测资金。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地方的自来水检测并未全部检测这106个项目,而是选择性地检测,即便查出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会是纯属偶然。要让公众的饮水安全达到必然,就必须安全改变目前的检测制度和方式,强制执行所有检测项目并且天天检测并公布结果。(作者系北京媒体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国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去世(图)
  • 体育洛维戴帽国安0-3负鲁能 格隆抽戴琳染红
  • 娱乐赛琳娜友人:她像被洗脑 成比伯奴隶
  • 财经地方密集调研楼市 炒房客已备好资金进场
  • 科技互联网20年策划:被改变的生活
  • 博客韩国博主:客轮失事后民众的反映(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校长另类励志演讲:没背景还不学习?
  • 高善文:下半年人民币可能摆脱弱势
  • 朱大鸣:部分楼市沦陷该不该大救市
  • 叶檀:银行与支付宝争什么?
  • 张明:新加坡有何独到之处?
  • 麒元: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
  • 解释系:再说“互联网金融”
  • 谢作诗:从王文志举报看国有资产流失
  • 鲁政委:“定向降准”系误读
  • 张明:人民币汇率改革与经济模式转变
  • 许一力:虚假贸易到底影响了多少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