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指乌龙翻江倒海 乌龙股市不可继续

2013年08月18日 02:59  南方都市报 

  “8·16”这个日子,将被载入A股史册。当日沪指盘中出现惊天异动,在大盘蓝筹的带动下突然大幅拉升,一度飙涨5%,瞬间大涨逾130点,创下了6年以来的最大涨幅。股市出现过山车,午后终于真相大白,光大证券发表公告称,异动源于其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目前证监会已介入调查,但仍未公布结果。

  当日上午11:06和11:07两分钟之内,以工行、农行为代表的银行盘中惊现大单,石油、银行等71只大盘蓝筹股突然直线拉升触及涨停,此等情况在A股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让投资者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其后,传言满天飞,初时普遍相信将有重大利好,于是机构跟单、散户亦纷纷追高买入。最后传言落到光大头上,从70亿自营盘神秘资金传到广为被市场接受的ETF(Exchange TradedFunds,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交易下单时多打了两个0,将买入股票数量由万股误操作成万手。光大曾对70亿传言予以否认,最终在午后承认套利系统出现问题。“乌龙指”被证实,大盘和个股都逐渐“打回原形”,期盼中的牛市终究是乌龙一场。

  不过亦有阴谋论者怀疑,这是光大策划的一场套利游戏。皆因此次“乌龙”的时间实在太巧合,刚好在8月的期指交割日,有人揣测光大以低位买入等权重股拉高后高位卖出,再逢高沽空股指期货赚价差。当日下午光大股指期货大幅增空7023手,空头激增刚好对冲了光大证券“乌龙指”的50亿股票持仓风险,其后母公司才发出公告。虽然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要以此法撬动市场玩套利游戏在操作上难度太大,但光大增空举动却引来涉嫌市场操纵的质疑。

  证监会对于光大的调查与处罚尚未有结果,是不是“乌龙指”、是否定性为证券操纵未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惊天暴涨让A股市场跟风投机与依赖内幕消息等特征显露无遗。在大批买单出现后,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了有重大利好的传言,专家亦为上涨找了各种理由,机构跟单,散户也追高买入,乌龙被证实后又由于T+1的交易规则,当日买入的股票不能即日卖出而导致跟风的股民大量被套。期市的高位做多者同样因“乌龙指”亏损严重,但爆仓的基金公司专户已考虑状告光大证券,而普通投资者却几乎没有可能从光大处获得赔偿,只能为乌龙买单。

  此次“乌龙指”事件令A股市场翻江倒海,可以说是光大的内部风险控制失效与监管部门的反应迟缓共同造就的。

  券商普遍表示,50亿的超大额指令,必须通过合规部门批准,过亿元交易至少需通过四层审批才会出单。一个交易员有权限作出如此大的错单,且无警示与二次确认,可见光大内部风险控制缺失。而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乌龙指”实质并非系统出错,而是模拟测试交易接入实盘买卖,该团队由台湾人士组成,两岸市场每笔股票交易数量单位有差异而令实际交易数量被放大100倍。但模拟衍生盘与实盘之间存在防火墙,将内部测试接入交易系统,同样暴露了券商创新产品游离于风控之外以及上交所流量监控的漏洞。光大在否认70亿神秘资金传言时,曾指传闻表明媒体不了解光大严格的风控情况,但无论是交易员误操还是虚拟盘接入实盘,都恰恰表明了光大的风控形同虚设。

  此外,监管部门在个股出现异动引发惊天暴涨后,反应极度迟缓,并未立即停牌。在11:06“乌龙指”事件发生后,直至13:00光大才临时停牌,这无疑为事件的发酵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股市“乌龙指”概率虽小但影响甚大,在成熟股票市场亦有发生,重要的是完善交易规则尽可能减低危害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2010年发生的道指“9·11”后制定新规,规定只要交易资产的价格在5分钟时间内发生异常大幅度变动,其交易就被暂时停止。

  光大“乌龙指”仍在调查之中,但此次事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亦暴露了A股市场的依赖跟风与内幕、券商内部风险控制问题和监管漏洞。“乌龙指”概率极小,但被一指“乌龙”就能搅动的市场却不能一直乌龙下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警察重摔7个月大女婴仅被关禁闭
  • 体育中超-鲁能2-1宏运 武磊戴帽上港3-2泰达
  • 娱乐广电总局:春晚摒弃奢华 跨年禁拼明星
  • 财经杭州经适房上市交易 增值部分55%归政府
  • 科技iPhone全球演义:美国制造已死?(组图)
  • 博客张颐武:中产群体为何有诸多不满
  • 读书一妻多夫:中国历史上最凶悍的女儿国
  • 教育学区房价疯涨:10年前总价不够买1平米
  • 张化桥:IPO的诱惑
  • 陶冬:欧洲恢复增长 联储准备出手
  • 石建勋:俄罗斯基础设施落后在哪(图)
  • 梅新育:奥普拉买包风波暴露什么问题
  • 蔡成平:日本电子业衰退的虚与实
  • 谢百三:不要怪老百姓去抢着买房
  • 曹凤岐:中国如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陈九霖:让董事会时刻睁大眼睛
  • 陶冬:中国楼市小阳春与冰河期
  • 姚树洁:欧洲走出双探底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