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股市暴跌完全在市场预料之中

2013年06月25日 07:32  现代金报 

  从股指暴跌看“盘活存量”

  6月24日沪指暴跌近5.3%击穿2000点报1963点,单日跌幅创近四年来新高,被称为“黑色星期一”。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成24日砸盘主力,石化双雄午后加入砸盘大军。最终沪指收盘跌5.3%创年内最大日跌幅,同时创下6个半月来新低纪录,重回“1”时代,近200只股跌停。

  这次股市暴跌完全在市场预料之中。首先,银行间市场“钱荒”是公认的最大诱因;其次,最高决策层口径是“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再加上央行日前只是要求商业银行强化流动性管理,并未施以援手,那么,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必然带动股市下行。当然,市场对宏观经济走势信心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如果货币市场“钱荒”现象没有这么严重,恐怕股市不会如此暴跌。之前,有一个共识就是,“钱荒”会造成股市缺钱。也就是说,股指暴跌是伴随“钱荒”出现的副作用。如果“钱荒”持续,如果股市没有其他利好政策及时出台,意味着股指很可能还会继续下跌。至于股市何处是底,恐怕谁的心里也没底。

  这次监管部门没有像以往一样及时干预“钱荒”,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上其实并不差钱,而是钱放错了地方。数据显示,5月份M2的同比增速依旧高达15.5%,新增信贷量仍然高企,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已经逼近百万亿元的大关,1-5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

  第二个原因大概是想通过“钱荒”来倒逼银行业改掉“野蛮生长”的模式。更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倒逼经济改革,即不再通过发行货币来刺激经济,而是要通过“盘活存量”让资金向实体经济流动,让实体经济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推动力。这样的用意显然值得肯定,但是,“盘活存量”的同时还应该考虑短期利益,考虑市场稳定性。

  可以肯定,“盘活存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让资金向实体经济、向中小企业流动,这样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结果并不理想。资金依然流向国企、地方政府,流向楼市等泡沫市场。如果忽视了短期利益和当前市场稳定性,我们就会付出一定代价,比如,股指暴跌就是一种激烈反应。楼市很可能也有反应。

  可能在一些人看来,“钱荒”带来的只是“阵痛”。但如果这种“阵痛”持续到某些机构预测的7月中旬,恐怕会给股市、楼市、中小企业等带来很多麻烦。比如说,缺少信贷支持对国企可能不算什么,但如果是中小企业缺少信贷支持,有可能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很多中小企业还经不起风浪。

  尽管监管者拒绝“放水”有其道理,靠“砸钱”刺激中国经济的模式的确也该告别了,但是,面对“钱荒”带来的种种副作用,监管部门不能视而不见,要么尽快针对具体市场开出“止疼片”防止市场继续坠落,实现过渡;要么拿出治本之策为中国经济注入信心,一旦市场对宏观经济恢复信心,“钱荒”带来的副作用自然就会消失。

  在笔者看来,“盘活存量”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拿出具体措施,让存量资金尽快合理流动。虽然从国务院到央行都表明了态度,但商业银行究竟如何行动,似乎还需要具体意见指引,还需要有效监督。需要强调的是,最好避免股市、楼市等具体市场暴跌暴涨。冯海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房媳”家族至少15人担任公职
  • 体育温网-纳达尔首轮出局 热火举行夺冠游行
  • 娱乐蒋雯丽被曝姐弟恋 与小16岁男星玩地下情
  • 财经李克强上任百日:打破惯性未救银行钱荒
  • 科技中移动类Skype应用Jego暂停内幕
  • 博客小孩饿死我们都是沉默帮凶 实拍超级月亮
  • 读书西方最推崇的领袖传记:毛泽东传
  • 教育重庆理科状元曾三考北大失败 高考状元
  • 育儿男童因父亲心情不好被罚赤身暴晒(图)
  • 章玉贵:银行业不可再躺在床上数钱
  • 高善文:钱荒问题会带来三波冲击
  • 王福重:中国会不会出现金融危机
  • 金岩石:楼市调控的目标是社会公平
  • 尹中立:货币快速扩张下为啥出现钱荒
  • 姜国华:如何利用洗大澡来管理利润
  • 周彦武:中国大陆没有电子产业
  • 石建勋:不差钱的中国为何出现钱荒
  • 水皮:中美货币政策的两难困境
  • 于晓华:中国经济5年内不会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