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险的沉默
今年6月,是中国极特殊的“国家安全生产月”。自6月10日起,全国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展开消防安全整顿和排查,排查将持续四个月之久。这场“运动式”整顿,起因于近期接连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
从5月底到6月初,黑龙江、辽宁、吉林、厦门相继发生重大火灾或爆炸事故。截至6月10日,德惠“6·3”火灾的遇难者人数上升到121人;福建省厦门市BRT事故死亡47人;大连石化“6·2”油罐爆炸死亡2人,此外还有杭州化工厂爆炸、武汉宾馆失火、浙江萧山工厂爆炸等事故。短短一周,170多人罹难,代价实在惨重。事故范围涉及农工商、航运公交水运,衣食住行,大江南北。
大部分安全事故发生后,地方主体均频频召开发布会,披露调查和救援进展。而大连石化“6·2”爆炸事故在简单通报后,真正原因和责任认定等问题依然是谜。媒体记者试图进一步采访,遭到不同程度阻挠。
上述事故中,大连石化火灾从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方面并不是最惨烈的。然而由于石化行业的固有特点,其蕴含的危险性远高于其他几起事故。更何况,这已经是四年内中石油大连所属企业第五次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前四次均被国务院安委办认定为责任事故,其中2010年的“7·16”输油管道爆炸漏油更被认定为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差点祸及整个大连,直接引发了大连市民群体散步事件。
在同一个城市,同一家企业,一再发生类似安全事故,问责和剖析安全漏洞是必须的。而“五连爆”事故主体责任企业——中石油集团,却至今对公众保持沉默。其中原因与教训,值得反思。
首先,单个安全事件或有偶发性,但一再重复发生事故,制度缺陷和安全漏洞必然存在。其制度缺陷在哪里?若用经济模型评价央企的行为,用社会管理模型评价地方政府和部委行为,其中的模型失效和职能错位令人吃惊。
为什么会如此?随着更复杂的利益纠缠,央企、地方政府和部委之间,一方面仍然有利益博弈,另一方面亦渐渐发展出某种利益“合谋”。这种“合谋”程度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利益的大小。
在大连石化安全事故中,央企和地方政府的处置方式,便印证了这种“合谋”或多或少存在,而“合谋”的最终受害者,就是事故当事人和地方公众。
其次,安全制度建设应最大限度约束管理层,而不是仅仅约束一线工人。中国许多安全责任事故的追责,惯于用所谓“临时工”“承包商”承担最重责任,管理层往往走走过场,有的甚至“带处分升迁”,如此权责不对等,自然无法真正吸取血的教训,从上到下确立统一的安全意识。
2011年底,国务院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曾下达对中石油上述事故的处理结果:在大连“7·16”事故责任认定中,受到最大惩罚的是两家承包商,中石油和大连市分担次要责任。而对于第一责任主体——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处理,仅仅是向国务院国资委做出“深刻检查”,对其主要负责人更无实质处罚。
检查是否深刻,问题是否触及了根本,改进是否到位,落实是否有效,公众不得而知。公众看到的,是中石油官网披露的一次次事故后,中石油召开了一系列大会——宣讲会、表彰会、庆功会。这是典型的“中国式”问责和化危为机,只能使领导层与一线工人离心离德,安全责任感和高度责任心难以落实。
其三,石油石化等高危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责任主体应该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和质疑,尤其是要接受当地居民的严密监督。这也是世界发达国家工业体系的安全基石。
须知,任何一项设备隐患、制度缺陷、工作疏忽或个人违章行为,都可能造成石油石化行业的严重事故。由于资产大、专业多、工种杂,加之连续作业和点多、面广、产业链长、能量集中等特点,石油石化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大,监管难度很大,防范任务艰巨,事故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往往难以估量。
如果无法从制度根源解决问题,一线工人和整个企业的安全感、责任心都将无从谈起,类似重大事故难免还会发生,公众和社会仍处于危险之中。
如果中石油对待安全问题的漠然态度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不仅大连石化的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中石油系统的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还意味着各地公众无法真正信任即将在“家门口”建设投产的化工项目。厦门、成都和昆明等地的抵制活动还会一再发生。
最近十几年来,中国对各行各业的安全管理,从理念、制度、规定,到借鉴国际经验,“框架性”规章已经很多。然而以中石油为代表的部分重点工业企业,却是恶性安全事故不断。号称与国际上最先进的安全理念接轨,在实践中却连最起码的事故调查和改进报告都不向公众披露,其安全管理的诚意令人生疑。
该是放下缄默,走出遮掩和怯懦的时候了。相关责任企业须从最高层做起,直面公众质疑,敢于向制度性弊病开刀,以坦诚务实之举,摆脱恶性事故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