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曾在大型国企担任财务负责人5月7日告诉记者,在一定程度上,许多企业对招待费是打开闸门,甚至鼓励的。“特别是像建筑这样的领域,你得拿项目,要拿项目免不了吃吃喝喝,送点纪念品。”对于中国铁建8.37亿元的年接待费,该人士认为比较合理。(5月8日《第一财经日报》)
根据业内人士吐槽,吃吃喝喝是拿项目、做业务的必要工作,所以合情合理。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营业收入)的0.5%,所以中国铁建的天价招待费也合乎法律。大吃大喝竟然还合理合法了,公众的质疑和批评反倒是不合时宜地OUT了?
认可宴请作为经营手段的合法性,商业的公平性何在?商业活动中的宴请,不同于私人宴请,涉及市场经济中的法制问题。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在经营活动中都应该遵守公平竞争的基本法则,谈判桌下的觥筹交错,必然会让接受吃请者“嘴软”。而在双方私利和私情纠葛的干扰下,公平交易的天秤必然会发生倾斜,出售商品和服务的商家之间的竞争,最终的胜利者恐怕不再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方,而是“感情投入”最到位的一方,在市场环境中埋下“劣币驱良币”的深重隐患。
认可宴请作为经营手段的必要性,商业的效率性何在?做生意就是要赚钱的,交易达成的契合点,是实现双方利润最大化的“双赢”契约,只要企业赚了钱,没酒喝又如何?喝了酒赔了钱,无论私企、国企都是渎职和耻辱,凭啥非喝不可?商业经营的原动力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成本最低化,而大吃大喝势必造成极大的财务开支,比如中国铁建高达8.37亿元的接待费,最终必将显著抬升经营成本,这不科学。
自曝内幕的业界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允许商务吃喝不分国企和私企,另一方面他也承认,私企因为切身利益懂得节制,但国企则有可能演变为白吃白拿,甚至滋生贪污腐败。吞吞吐吐之间,其实已经透露了商业吃喝的奥秘:私企吃喝问题不大,国企吃喝的“水”很深。
以蝇头小利的吃喝,来可以左右大笔利润的生意,答案只能是决策者拍板的不是自己的生意和利润,所以才会因小失大。私企无论是吃请还是请吃,老板都要算好账:请吃要把成本从项目里捞回来,吃请不能把利润从项目里让出去。对部分不负责任的国企掌权者来说,请吃或吃请或许就别是一番风景:请吃既是工作又是“口福”,吃请之后可以从项目里“投桃报李”。两者之间“节约”与“大方”的根本区别在于,吃吃喝喝究竟花的是不是自己口袋里的钱。
“利”字放两旁,把“吃”字摆中间,这种荒诞的做派居然被合理化,既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法制原则,也违背了商人逐利的根本宗旨,其实质是国企利益被部分主管者在满足私欲中挥霍浪费,是私企以宴请、接待的形式“贱买”国企利益。大吃大喝有理的商业生态是扭曲的,其背后是法制约束的疏漏,是国有资产的浪费,扭转这种自称合理的歪风,要全面加强对国企、国有资产的监管、审计,要切实加大将商务吃喝引入商业贿赂的力度和速度,将输送利益、挥霍浪费的商务吃喝“入法”,是商业生态清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文/许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