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更严厉调控也无法改变中国房价现状

2013年03月07日 13:05  《第一财经周刊》 微博

  提高税费、更严厉的房产调控,恐怕也无法改变中国房价的现状。

  观察者|李洋

  3月1日这个周五,对于许多购房者而言,简直就像打仗一样紧张。北京和上海等地的房产交易中心挤满了急于过户的人群;还有部分购房者连夜突击签约,也顾不得思考更多。

  买房子是一辈子的大事,他们却如此仓促,这是因为如果再晚几天过户,他们就可能损失几万甚至几十万元钱—而这些钱计划进入政府的腰包。当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国五条”的细则,包括进一步提高部分城市的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以及提出“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个人所得税”。

  尽管20%的备案一直存在,但此前各地实际普遍是按照交易全款的1%至2%的比例缴纳个税—即便按照这个比例,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高涨的房价下,包括契税、营业税及个税在内的各种税金加起来也已高得惊人。在一个上升的市场,这些成本通常由买房人承担。如果按照新政缴纳个税,这项成本还会大幅增加—这对首次及改善型购房者而言,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同样受到打击的还有股市。3月4日沪市开盘后,地产板块暴跌,多只股票跌停,受到连累的还有水泥、煤炭和金融等板块,刚刚复苏的股指再向下击穿2300点。

  这是不是在重蹈覆辙?

  两年多之前,中央政府用官员问责制等手段,强令地方政府执行限购、限贷等多项严厉措施,以打压价格高涨的楼市并安抚民怨。这在一段时间内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但土地财政这一根本源头却没有丝毫改变,导致再次出现报复性增长势头。实际上,10年间的9次房地产调控,每次都以尴尬结尾或不了了之。

  用收取更高的税的方式来打压市场需求是一项懒政。政府已经收了足够多的税,而高房价本是政府实施分税制的恶果,各级政府已经在其中获得了暴利,如今却要把成本转移给民众,而以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名义,这显然是极为不公平的。

  实际上,比眼下房地产业疯狂的现状更引人担忧的是政府的心态—没有意识到现行税制的弊端,反而还在通过“营改增”的方式进一步收缩地方政府的财力和权力。它必将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其中之一就是鬼城。不要以为只有鄂尔多斯是这样,如今各个城市都在拼命“造城”。不管是二三线还是四五线城市,你会惊讶于它们最近几年的变化,到处是工地,高楼林立,并且不乏一些规模超大的所谓生态和旅游地产。与之相应地,地方政府也在加大力度兴建新机场和地铁,试图把人流引到这些偏僻的乡村。

  结果是一方面没有足够能力来消化这么多的新楼盘,另一方面,是真正的富人都跑到美国去买房了。尽管造城运动在一个时期内可能会推高政府收入,但从长远来看,这些繁荣都是假象,它只会加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把大量的社会财富套牢在一座座空荡荡的,没有任何生气的建筑上。对于城市内的居民和被迫城市化的农民而言,资产泡沫则意味着生活成本的大幅提高,是一种变相的掠夺。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正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之下。中央政府聚敛了大部分财政收入和审批权,地方政府的经济既不独立,其税收也不足以承担当地的医疗和教育等支出。以经营的方式进行城市化是一种无奈的结果。这种利益上的矛盾导致,中央政府无法有效控制地方,不管是下拨的专项巨款还是一些类似房产调控的行政命令,最终都不能有效落地。

  根据《环球时报》引用国外媒体的报道,中国城镇化在未来十年可能投入40万亿元资金。这个报道称,政府打算通过扩大债券市场来支持城镇化建设。

  这被称为再建一个“新”中国,但如果是建立在现有格局之下,那么我们最终看到的是此前十年的“旧”,是一线城市滥觞的泡沫传递到二线、三四线和改革希望所至的小城镇。

  作者

  李洋是本刊助理总编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案件正在侦查阶段
  • 体育科比42分湖人25分逆转 书豪12+3火箭负
  • 娱乐张柏芝张国荣珍贵合影忆逝水年华(图)
  • 财经张平回应“发改委调油价打飞机”段子
  • 科技欧盟对微软处以7.31亿美元罚款
  • 博客两会代表委员博客 马未都:点评楼市新政
  • 读书民国五大美女间谍悲剧人生(组图)
  • 教育女大学生扮花木兰求职抵制性别歧视(图)
  • 育儿英国一父亲吻婴儿致其感染疱疹夭折(图)
  • 陶冬:日本首相安倍的三道板斧
  • 朱恒鹏:财政养医的弊端
  • 石建勋:如何让城镇化推动新四化
  • 成思危:什么是智慧能源
  • 王小广:楼市到了采取全国统一限购的时候
  • 杨涛:谁是下一个全球竞争失败者
  • 第一穷人:中美地产泡沫略有不同
  • 姚树洁:你信住建部长因高房价而白头吗
  • 徐斌:今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或较大
  • 朱大鸣:房地产十年调控的经验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