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松野丰(日本)
钓鱼岛时代,中国人还敢去日企工作吗
一位中国朋友,在日企做市场营销,需要奋力推销日本商品。他告诉我,一方面深知日本产品品质优良,但同时在内心深处也热切希望中国产品能够越来越好,所以内心常常纠结
我听说最近中日关系的恶化使得在日企工作的中国人变得尴尬起来。现在,或许他们正在重新思考“为何在日企工作”这一问题。
中国人在日系企业工作的动机,随着时代的推移也在不断变化。我在上海工作时,日系企业的待遇对于中国员工来说是最大的魅力。虽说和当时欧美企业的待遇相比没有明显优势,但至少比在中国政府部门或企业的工资高,福利制度也相对完善。但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待遇已经完全不能成为在日企工作的理由了。
一直没变的是,不少员工自身懂日语,或是父母亲戚工作与日本相关。在中国会说日语的人并不多,所以靠日语吃饭的人便会想在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日企工作。
此外,还有这样一种动机——一位在日企工作的中国员工曾经向我吐露心声说:“我对于中国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感到疲倦了。”确实,中国人口多,能人多,到处竞争都很激烈;相反,日企强调集体观,不少在华日企与日本总公司一样,是年资递增和终身雇佣制,虽然不是很让人兴奋,但感觉心情能够放松下来。
但在日企工作的中国人,碰到中日之间的“敏感问题”时,常常会备感尴尬。我们是一家调查和咨询公司,我在上海工作时,曾有一家日本企业委托我们就中国的历史教科书进行调查,目的是希望驻中国的日本工作人员能够了解中国教育中的历史观,从而更好地与中国员工和客户沟通。
这项调查从收集和分析上海学校里实际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开始。但调查还没正式开始,两名中国员工就找到我说:“老板,我们请求退出这个调查小组。”
他们说,在书店里购买历史教科书时,被店员问:“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历史教科书?”他们如实回答说:“日本企业要对中国的历史教科书进行研究。”之后店员就用怀疑的目光审视他们。想来想去,他们也觉得作为中国人,不应该做这个课题。
最终,在与委托方讨论之后,我们还是选择了放弃。
我另有一位中国朋友,在日企做市场营销,需要奋力推销日本商品。他告诉我,一方面深知日本产品品质优良,但同时在内心深处也热切希望中国产品能够越来越好,所以内心常常纠结。
我告诉他,有这种想法也是很自然的,我在年轻时也有过同样的想法。工作是为了生活,但是灵魂是自己的,而想法的多样化,正是社会进步和成熟的表现。因此,在日企工作的各位,请放心地做日本商品的市场销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