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
一部5分钟的宣传片花了1850万元,平均1分钟372万元,这样的宣传片可谓昂贵。但直到这一事件被曝光后,导演张艺谋才惊悉该片总投资竟高达1850万元。据北京新时刻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内部人士透露,除张艺谋收取250万元酬劳(税后)和117.8万元应纳税款外,其余1482.2万元经费的去向中,宣传片的实际制作费用(含税)大约六七百万元,剩余的大约700余万元就是有人拿了回扣。
现在,从中央电视台到一些省级卫视,再到广播、网络等媒体,各地、各行业的宣传片层出不穷,从旅游、招商、展会、音乐会,到地方形象片、行业宣传片,不一而足。一些宣传口号更是引人关注,引起广泛争议的“一座叫春的城市”、“我靠重庆”等,无不透露着进行宣传者的迫切愿望与诉求。
扩大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本是好事,然而,钱从哪里出,效果怎么样,却常常很少有人问津。尤其,在一些地方、行业的宣传片里,存在大量的领导审片、长官意志、按领导说的办,因此,制作宣传片的导演、摄像等主创人员的意见并未受到真正重视,而是相关单位“借用”的身份符号。在实际运作中,相关资金的使用也成为“秘密”,成为谁都想吃上一口的“唐僧肉”。光鲜的宣传片外表背后,是公众看不到也了解不到的潜规则,涉及暗箱操作、钱权交易等。
据了解,近年来,各部门都加大了包括拍片、出书和组织大型晚会等宣传工作力度,有的部门办台晚会动辄花几百万元;还有一些城市宣传片,拍得千篇一律,毫无艺术气息,找个名导演名演员,一出手就是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有的地方政府举办民歌会或者演唱会,动辄花几千万元,演员领导钦点,演后财务无人审计……我看,天价宣传片绝非个别,上边所举实例也绝非杜撰捏造。建议各部委和单位也包括各企业引以为戒,把所有弄过的宣传片和大型晚会之类的事儿重新检查一遍,必要时请审计、监察部门介入,堵塞漏洞。
即使政府确实需要宣传片,不仅宣传资金要纳入预算接受人大审议,而且要按照规定招投标以防腐败,因为政府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政府有义务把这些钱用好,并接受社会各界的公开监督。只有规范程序,严格财务审计,才能避免关于宣传片的丑闻再次出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