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7月份CPI同比上涨1.8%,CPI同比涨幅两年半以来首次降到2%以下。8月9日,经济之声评论:短期内物价延续回落态势,但中长期通胀压力依然明显。
中广网北京8月9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CPI和PPI。数据显示: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也就是CPI,同比上涨1.8%。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1.5%;食品价格上涨2.4%,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1%。7月份,CPI环比上涨0.1%。
另一方面,7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也就是PPI,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8%。此前,一些机构预测,7月PPI同比降幅在2.5%。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进行评论。
7月份PPI同比下降2.9%,连续5个月出现负增长,而且降幅超过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2.5%。有分析认为,下半年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较低,国内经济形势也可能因一系列稳增长措施而略有好转。下半年PPI下行速度是否会有所放缓?
连平:我们认为下半年的情况可能会比上半年略有改善。因为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相对比较低,欧盟的状况目前希腊相对平稳,欧洲银行业在受到各方援助之后,情况也会相对比较平稳,所以下半年欧洲经济的情况会比上半年稍有好转,或基本平稳。国内形势由于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推出及逐步落实,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生产缓慢恢复,都会使对上游农业和原材料的需求得到扩张,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与国内生产资料价格都有可能维系震荡小幅走高的态势。最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开始出现向上的势头,幅度不大,是在波动当中小幅的上行。
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由于国外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稍有恢复,需求缓慢扩张,这样生产资料价格也可能逐步回升。预计下半年PPI的下行速度会略有放缓,估计大概是同比在-2.2到-1.2之间,年内的低点可能也是在三季度末和四季度初,全年的PPI我们初步预测同比大概是在-1左右。
连平,男,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博士、教授,博导。
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和理事、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家嘴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上海市金融联合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外汇与汇率、离岸金融、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国际金融中心及世界经济理论等。迄今在境内外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280余篇,出版著作8部,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余项,多项获奖。
近年来,多次出席国务院领导主持召开的专家咨询会议,经常出席国务院相关宏观管理部门的专家咨询会议,为高层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