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杂谈:破解达芬奇密码需要法律亮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2日 11:45  东方网微博

  破解达芬奇密码需要法律亮剑

  作者:朱永华  

  达芬奇家居“造假门”事件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了。昨天,财新《新世纪》周刊报道称,达芬奇自称“汇”了100万元摆平“造假门”,这让公众把视线重新回到最初揭开“达芬奇密码”的央视记者身上(1月1日《新京报》)。

  在2011年的新闻事件中达芬奇家具“造假”足以占据重要地位,只是很多的新闻事件基本上没有跨年就已经淡出了公众的视野,而达芬奇事件不仅跨度时间长,还越来越扑朔迷离,过程不仅一波三折,看来短时间内还很难有“杀青”的迹象。

  梳理一下达芬奇的过程,我们就能看到,实际上从央视曝光后达芬奇的通报会上,就潜伏了很多未解之谜,在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里,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的案例多不胜数,但大多都是切中要害,被曝光的企业似乎从来就没有多少底气反驳,人们也对这一栏目的权威性没有过任何质疑,因此达芬奇造假问题一曝光,几乎所有人都坚信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是在达芬奇的情况通报会上,尽管达芬奇女老总潘庄秀华又哭又委屈,看似有点假,但是两位现场发难的“受害者”,却把戏演咋了,言辞凿凿的指责达芬奇坑人,却当着记者面拿不出任何证据。只是因为人们只顾关注潘庄秀华的“表演”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其次是上海工商去年12月7日向达芬奇开出了133万元的罚单,而罚款的理由却只字未提央视报道中的“造假”,只是说达芬奇经销的“卡布丽缇”家具未配有中文说明书、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及部分产品经检测有部分指标不合格,而达芬奇随后不仅据理力争,拒绝履行处罚,还声称将上海工商局告上法庭,上海工商局虽然也表示“奉陪”,但显然让人感到底气不足,而事实上进口家具没配中文说明书,确实也不应受到经济处罚,而仅以部分产品不合格就开出133万的天价罚单,也确实值得斟酌。而关键的是央视报道的“造假”问题没有在上海工商局的处罚中体现,这就不能不让人们对央视报道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现在,达芬奇又曝出了“暗算门”,把目标直接锁定到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记者身上,不仅有证明其被央视记者“勒索”去了100万元人民币,而且记者证实达芬奇已在去年12月初向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进行了举报,还向北京市公安局(微博)报了案,要求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这一切都说明达芬奇事件所包含的内容多多,看似简单的“密码”确实玄机重重。

  我们可以设想两方面,假如达芬奇确实存在着造假行为,其一,女老总不可能有十足的勇气来为自己辩驳,上海工商局在处罚时不可能不会提及,特别是面对上海工商局的处罚,自知理亏的达芬奇,恐怕早就动起了“危机公关”,不可能出现现在这样的满城风雨,并且还有胆量公开和央视及工商部门叫板,应该知道这样下去的结果,有造假行为在并且被抓住证据,企业就可能关门倒闭,因此,达芬奇究竟有没有造假,目前确实难下定论。

  假如达芬奇根本就没有造假,完全是如他们自己所描述的是遭到了“暗算”,何以一方面用450万元同债务纠纷的唐女士“私了”,一方面又接受央视记者的“勒索”,向其提供的香港账户汇去15.52美元(折合人民币100万元)。没有造假何惧勒索?这也不合常理,按说为了摆平“造假门”,上海工商部门的处罚中没体现“造假”,“造假门”摆平了也达到了目的,达芬奇应该对央视表示“感谢”,万不敢这样“过河拆桥”。

  细分析一下,笔者不由自主的沿着思路开始“同情”达芬奇,完全可以理解,在现实的利益社会中,出现这些问题看似不正常,然实际上又很正常,叫板央视的不鲜见,能叫赢央视的绝无仅有,同样,能够公开和省级工商执法部门叫板并且自曝被央视记者勒索还能鼓起勇气将其控告的恐怕也就是达芬奇了,这不仅需要勇气,更要有足够的底气来支撑,显然,现在的达芬奇密码已经沾满了铜臭,用法律正义来解开这道谜底,对规范高端品牌企业经营环境,促进市场依法有序竞争,维护外商在我国的合法权利及推进法治进步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标本意义。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