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在武汉逝世,享年98岁。
张培刚也许是老一代经济学家中最接近世界级水准的人物。他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不仅是当年度(1946-1947年度)最佳论文(获大卫·威尔士奖),同时也被认为开启了发展经济学的脉络,是一篇无法绕开的文献,无数后进者都从中获得滋养。这其中包括诺奖得主刘易斯、库茨涅茨和舒尔茨。
命运弄人。张培刚1945年回国,不久西方经济学被打入“冷宫”,张培刚相当长时间从事的是华中工学院建筑监理的角色。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曾有几位研究发展经济学的拉美经济学家风尘仆仆赶到中国,要见自己的偶像张培刚,最终会晤的场所却是灰尘漫天的建筑工地。
改革开放,学术春天出现,张培刚已经66岁。在隔绝30多年之后,国际经济学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化,数理大幅度入侵经济学,“国家起飞”理论挟持了发展经济学的全部——强调国家要有强大的动力起飞,发展中国家需要工业大量“剥夺”农业的剩余。但是上世纪80年代,这个理论破产了。很多新兴发展国家陷入困境——它们既没有发达的工业,同时又将农业弄得凋敝不堪,证明经济学必须回到它的主流话题:增加自由、扩大选择、稳定产权、提高激励。张培刚复出之后,虽有著作,却没有能力和机缘应和新的潮流。学问之事,实非简单学问之事。
什么是工业化?
20世纪初去西洋留学的中国人的博土论文,多以研究中国现实的或过去的问题为主题,这是讨巧的路径。因为对西洋学界而言,这是新颖的“猎奇”,但对于本国的认识系统而言,却少有理论上的创新和适用价值,不值得纳入思想史之中。
张培刚的《农业与工业化》打破这一惯常。当时的先进国和落后国之间的划分方式,就是“工业国和农业国”。如何让农业国工业化?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即使到现在,经济学者仍会对《农业与工业化》所表现出来的不凡思考感到惊异。那个时代最大的偏见是“工业是比农业高级的,农业必须要顺从工业、服务工业”。张培刚的认识则更接近于雅各布斯或舒尔茨的后来观点,“农业并不低级”,“城市创造了乡村”,“工业创造了农业”。
雅各布斯说,过去的城市就是“集市化的存在”,农民在集市中交流种子以及耕种的方法,从而推动农业,故“没有城市,很难有农村”。“工业创造农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张培刚写道,只有工业才能改造农业的边际效应快速递减的现象。如果没有制造农用机器的工业,则农业机械化无从发生;如果没有现代运输系统以及消毒冷藏方法所形成的现代仓储设备,则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大量的农产品输出海外是不可能实现的。工业是服务于农业的手段,工业其实也“顺从农业”。
张培刚另一个非常伟大的见解在于,他非常看重农业国工业化的过程,他采用的研究方法,更像是后来的“动态非均衡方法论”:一方面,农场或乡村家庭,往往没有完备的市场知识,其信息不对称,远远超过于城市经济单位。所以,农民对价格变化是迟缓的,而信息不对称则形成了农业和工业间的博弈不均衡。
张培刚将工业化看作是“一系列重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突破性变化的过程”,突破了习惯的工业—农业二分法,也就是说,“所要实现的工业化,不但是要建设工业化的城市,而且还要建设工业化的农村。”
假设奉行张培刚的理论……
如果我们的农业和工业政策奉行张培刚的理论,那么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首先,张培刚绝不会赞同“剪刀差”的工农政策。历史已经证明,这一政策非常值得怀疑,如果采用张培刚提倡的“农业和工业有机联系的方法”,也能为工业提供快速的资本动力。
工业品因为其竞争和规模效应,使得垄断力量更早地出现。相比之下,农产品市场不能形成对应的谈判能力,农民其实是广泛的不完全竞争的受害者,工资报酬低,所以需要对农民和农村的“反向哺育”。
张培刚敏锐地察觉到,伴随现代工厂制度、市场结构及银行制度之兴起而来的“组织”上的变化,必将对农业生产结构和组织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的确,乡镇企业的崛起及随后的衰落、农村的“田底权”(所有权)和“田面权”的分离及后者的流转、农村金融的合作化出路……张培刚认为,农业问题,根本不是一个落后的问题,而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问题。
张培刚最精彩的论断,是关于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工业化进展到一定阶段,即形成“拉力”(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和“推力”(农业对劳动力的排斥),拉力主要是由于城市的货币工资高于农村使然,“推力”主要是农业的机械化造成机器代替农场劳动力。按照“拉力”和“推力”观点,用农业解决所谓农村失业问题就是错误的政策,不要认为有几分田就可以让农民有依靠,农业如果工业化,将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来“驱逐”农业人口,18亿亩红线不是“粮食或者劳动力稳定的保障”。
所以国家必须要加大对农业劳动者的培训,否则将会出现“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很多,另一方面却存在用工荒”的“结构性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大规模地出现了,如果我们能较早地理解张培刚的思想,这个问题就会缓解很多。
可惜斯人已逝,这种追思往往显得徒劳。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45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