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旗辉:吉利买来的是牌难做的是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30日 06:51  新浪财经

  李书福会不会“金屋藏娇”

  刘旗辉(商界传媒董事长、总编辑)

  腾中收购悍马的风波刚过,更大的惊诧随之而来。尽管吉利收购沃尔沃已成定局,但真正签约时还是有点恍然如梦的感觉。

  李书福是一个大家比较佩服的民营企业家,他虽然有一副“狂人”面目,实则粗中有细,当讲的大声嚷,不当讲的一声不响。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井喷”,他成功在香港借壳融到十几个亿。2006年底,他又以相似手法成为英国上市公司锰铜的第一大股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汽2004年斥资30亿取得双龙近半股权,被8000名韩国“大爷”搞得焦头烂额,不仅亏得一塌糊涂还惹了一身骚;2005上汽又与南汽“窝里斗”,分别以6700万英镑和5300万英镑收购了罗孚老掉牙的技术和设备,“罗孚”品牌却被宝马夺去。上汽的失败反垫出吉利的成功。正是因为有了上汽的失败,李书福在英国锰铜的“成果”就显得很“珍贵”。工信部长李毅中出席签约仪式表明政府部门的“力挺”。不仅在汽车领域,国营企业海外并购鲜有佳绩,而中铝参股力拓更是引来猜忌。所以,李书福对全球顶尖品牌的收购给国人、给民企以希望,还可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

  收不收购沃尔沃确实是民企李书福自己的喜好,从方方面面看,李书福是中国企业收购沃尔沃的最佳“人选”,至于以后怎么样,所有的人都只能是猜测和分析。这两天,批评与赞扬的声音并存,但总的还是希望吉利的这次收购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海外并购案。

  一、这次收购,是不是李书福的“金屋藏娇”?

  从目前的情况看,李书福的这次收购行为从一开始就被广大爱国民众拔高了,认为吉利公司企图进军国际市场,为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这是我们许多人的思维惯性。本来就是一个企业正常的国际收购,这一渲染,谁还敢有不同的声音。或许说,那些想吹捧几句李书福的人都只能嘎然而止。

  其实,李书福是稳重的,他知道进军国际市场不是靠热情,不是单靠社会责任感,真金白银的市场竞争岂能玩笑靠人有多大胆,前面的沙滩上死了一大堆同行,他岂能不明白。李书福也是聪明的,他是一个卓越的商人,他紧紧盯住了国内的汽车市场,这个巨大的市场蛋糕和市场前景稍有头脑的人都应该想到。所以,买来的沃尔沃未来的最终市场会不会就在国内,我们只能稍加判断,等待未来。

  据今天的相关信息披露,吉利公司将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同时也将适时在中国建设新的工厂,使得生产更贴近中国市场。同时李书福自己也说:“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将成为沃尔沃轿车的第二个本土市场。作为国际知名的顶级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轿车将在发展迅速的中国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也有媒体报道,吉利将会非常注重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吉利将力图使沃尔沃在中国的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一半左右。据可靠消息称,吉利沃尔沃国产地址确实已定在北京市亦庄开发区,年产能将达30万辆,并且北京市政府将为此项目提供巨额资金支持。除此之外,北京市政府还可能在吉利沃尔沃正式签约之后,针对沃尔沃的配套商入驻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出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

  这样的信息已经非常明显,李书福要在本来已经厮杀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重建战斗堡垒,收购来的沃尔沃,就像取回来的漂亮媳妇,你说外面的世界很复杂,我就干脆来一个“金屋藏娇”,漂亮的媳妇绝不能放出去,至于国际市场,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企业以效益最大化为命,高明的李书福从商业的角度说他真的没有做错什么。

  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张小虞的言论:“吉利收购沃尔沃对国家汽车产业的意义在于走出了战略性转折的一步。以前都是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我们没有走出去的成功例子。”如果李书福真是“金屋藏娇”,这次收购是不是战略性的转移我们只能翘首待望,希望我们不是在度君子之心,也祝福李书福在国际市场上打下一片天地。

  二、买来的是“牌”,难做的是“品”

  对于李书福这样卓越而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我们真的不要怀疑他整合各种资源及管理企业的能力,照李书福的话说:“吉利将继续巩固和加强沃尔沃在安全、环保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沃尔沃轿车的用户可以放心,这个著名的瑞典豪华汽车品牌将继续保持其安全、高品质、环保以及现代北欧设计的核心价值。”同时,我们也要相信中国民营企业家把握企业生存的能力,在处理沃尔沃员工、工会、供应商、经销商、用户、安全环保技术上,也就是说,作为中国发展最快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中国汽车行业领先的民营企业,在李书福的带领下,通过艰苦的努力,企业中许多“硬件”的管理也能做到成功。

  18亿美元,买来了一个俊俏的媳妇,就是藏在家里谁能说她不是俊俏的,殊不知品牌的“牌”是买来容易,要把俏媳妇培养成有品味的美女人哪真不是一年两载的功夫,我们不是说吉利公司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是吉利公司需要的是时间。

  常言道,三代造就一个贵族。道理很清楚,品牌是熬出来的,特别是那些体现历史文化积淀的高档消费品,就是今天吉利把沃尔沃的牌子买了回来,那未来的沃尔沃还是那个“沃尔沃”吗?这里的熬,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如果李书福不是企图让沃尔沃真正走向世界,而是一个简单的企业赚钱行为,吉利公司的收购决策大方向没有错,如果是真如人们期望的,李书福又担当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可能这样的熬对于李书福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恰好所有人期望李书福的真功夫又正在这里。

  从理论上讲,品牌形象是存在于社会大众心目中对品牌综合的印象,除了产品功能和外在的标识形象外,品牌的内涵印象是产品各要素形象的根基,消费者之所以愿意选择自己心仪的品牌,甚至愿意用更高的价格购买同质同类的商品,除了消费者偏好此品牌的外在形象外,更因为它所包涵的文化及价值观与自己是一致或认同的,这个品牌满足了自己某种精神上的需求和渴望。

  那么,买来的沃尔沃能不能继续保持瑞典人所赋予沃尔沃的那些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某种情况下不是李书福自己说了算,是吉利公司依附的这片土地的文化和价值观说了算,品牌的血统论我们很难用金钱推翻,就是李书福把目前生产沃尔沃的全部人员留下,在产权人格化的西方还承认不承认沃尔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我们也只能有待观望,

  所以,很多人认为李书福面对的文化冲突是企业文化冲突,企业内部管理的冲突,正如李书福自己说,中国企业并购外国品牌都存在企业文化冲突问题,但他坚信吉利集团能够克服困难,为沃尔沃轿车在中国及世界市场上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在谈及瑞典工会从反对到最终支持收购一事时,李书福说,在签约仪式前一天和工会专门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工会在对吉利集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后,最终支持收购沃尔沃一事。

  为此,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李书福真正面对的不仅是企业的文化冲突,而是国际市场中消费者对未来沃尔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认知度,到那时李书福才知道什么叫高档消费品的品牌血统论。

  除非李书福不想真正拼杀国际市场,那就另当别论。 

  三、 收购沃尔沃的经济效益

  我们很难预测李书福收购沃尔沃后的经济效益。根据李书福已经制订的重组计划,沃尔沃在未来4到5年内,将在现有年销售数量40万辆汽车的基础上,达到年销售100万辆汽车的能力。这一计划主要是增加中国的销售数量,同时也雄心勃勃地把目标锁定在沃尔沃的传统的欧美市场上。

  按规律,吉利公司的这次收购不是一个草率的行为,吉利公司也准备好了沃尔沃轿车今后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贷款。据了解,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国有银行,及其牵头成立的财团,早已承诺为李书福提供至少10亿美元的贷款。而且国际资本市场也较为看好这项交易。此外,吉利公司自身在香港上市,拥有较强的造血功能。同时,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为吉利公司在当地的低息贷款提供担保。预计,国有银行以及相关国际财团将是吉利今后资金的主要来源。

  如果李书福是把沃尔沃市场的重心放在国内(目前看应该是这样),沃尔沃未来降价销售的可能性很大,宝马、奔驰、奥迪在国内的命运都这样,想必沃尔沃也难逃如此命运,这也是规律,关税没有了,劳动力成本下来了,降价就是必然。

  或许李书福真想拼杀国际市场,就像人们希望的那样为国争光,或许李书福是要用沃尔沃研发技术能力改变吉利公司未来的发展,或许李书福就是仅仅为了企业的效益,就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拼杀。最后,不管有多少或许,我们都要祝福李书福,祝福吉利公司,祝福中国的民营企业,感谢他们为中国社会经济作出的巨大贡献。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