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戴景华:用工紧张只是暂时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3日 09:42  南方日报
戴景华:用工紧张只是暂时现象
随着大批外来务工者源源而来,深圳用工紧张的状态将大为缓解。丁玎摄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戴景华:

  “用工紧张只是暂时现象”

  ■权威视角

  人物简介:

  戴景华,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宝安区政协委员,中国民营职介创始人和深圳人力资源市场的领跑人。曾获国家人保部、中国就业促进会“中国就业改革发展三十年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奖”表彰。

  对于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区近段时间出现的大范围用工紧张状况,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特别采访了戴景华先生。

  “‘民工荒’措辞不当”

  问:春节前后,包括深圳在内的珠三角地区普遍出现招工不足的现象,“民工荒”呼声再起,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答:我本人很不赞同“民工荒”这个说法,这个措辞是不对的。根据我的了解与调研,在过去两年中,因为金融海啸的影响,大部分企业都有裁员现象,普遍裁员之后,劳务工找不到工作,往往都回家谋生了。而今年春节前后,因为经济的复苏,深圳的企业接到了大量订单,需要大量劳动力。一家平时只有50万订单的工厂,一下子增加到100万的订单量,用工需求翻倍了。短时间内要招募到足够的人手是有难度的。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段时间经济的季节性反常,往年春节期间订单都是淡季,今年反常地成了旺季,用工需求一下子从波谷到波峰,短时间内需求很难满足。更何况春节前后本来就是外来劳务工返乡过节的时间,一直就很难招工,这些客观原因都造成了暂时性的招工不足。

  而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时间缓解的,我最近还看到一条新闻,春运高峰再至,一天之内有60万人涌入广东。如果真的出现“民工荒”,哪里还会有这么多人千里迢迢赶来广东?

  问:长期来看,今年的用工形势如何?

  答:今年的用工形势暂时性会紧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务工节后来深,用工紧张会慢慢缓解的。

  用工需求是和市场紧密相连的。经济形势向好,企业订单量大,用工需求就多;经济形势萎靡,企业订单缩减,用工需求也随之缩减。这是一个市场经济的问题,企业本身就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的的,不是为了用工而用工。企业不是政府,他们并没有义务专门养活劳务工,而是会根据市场需要来调节自己的用工规模。

  随着金融海啸的渐渐复苏,人的各种各种生活、工作、娱乐需求的增多,今年总的经济形势应该会保持平稳,而用工需求也会和经济形势、市场走向保持一致,最终达到平衡。虽然市场、经济呈波浪型发展,但应该不会有大量的裁员情况,也不会有大范围的用工紧张。

  问:这些因为种种原因不时出现的用工紧张,对于深圳的企业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答:首先这对于劳务工自身利益来说是一件好事,用工紧张了,企业开出的薪酬肯定会随之增多,开出的务工条件也会更加优惠,从而让劳务工从中得益。

  其实,这些短时间的用工紧张也会让那些相对稳定的、自主创新的高端企业体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也会促使那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代工企业向产业升级方向开拓与发展。这对于深圳产业升级的提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政府需大力改善务工环境”

  问:近年来深圳不时出现的用工紧张,除了内因之外,是否还有区域竞争等外因?

  答:我注意到人们经常把长三角和珠三角拿来一块进行比较,我对于两地务工条件、务工环境都进行过考察与调研。

  有人说长三角的务工条件和务工环境都比珠三角好,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客观。事实上,在珠三角务工的薪酬并不比在长三角的少。而且,在珠三角务工,企业对于员工通常都是包吃包住的,这一点在长三角并不常见,那边的企业很少对员工包吃包吃。

  不过,长三角的务工环境比起珠三角的务工环境有它优势的一面。打个比方,在深圳,劳务工的子女就读本地学校,需要很多方面的考量。你有没有深圳户口?有没有在深圳买房子?有没有在深圳租房子?等等细节都会成为考量的分值。再把分值的高低按照A、B、C等等级排列,很多分值比较低的劳务工子女不符合在公办学校读书的条件,只能上一些民办的劳务工子女学校,甚至只能留在老家读书,这样造成了子女与父母的两地居住,衍生了很多留守子女的问题。在外来劳务工子女教育方面,长三角地区就做得比珠三角好,普遍可以解决劳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社会治安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长三角地区的社会治安普遍比珠三角地区要好,劳务工在那里工作,感觉上更有安全感,也更加舒心。

  整体的务工环境不是单纯的企业能够解决的问题,企业只能靠增加薪酬来吸引劳务工,但是无法独立打造一个舒适的务工软环境。这还需要政府在这方面多加努力营造。

  问:新一代农民工对用工市场是否有影响?

  答: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

  有人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劳动力相对不足。事实上,我们现有的劳动力还是完全可以满足现在企业用工需求的。

  不过,新一代农民工相比过去的农民工,他们生长的环境往往衣食无忧,因此也相对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接触过很多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其实很多人还是孩子,出来务工往往是为了图新鲜、看世界。在工作过程中吃不了苦,动不动就受委屈不干了。

  有很多新一代农民工辞工回家了,说是回家发展,其实回家之后没有创业,也没有务农,什么也不干,就在家闲着、待着。而且往往会聚集在内地县城等一些娱乐业比较发达的地方。

  对于新一代农民工的引导、教育与培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南方日报记者 方晓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