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部委为何管不住开发商囤地不开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3日 15:33  钱江晚报

  余丰慧(资深金融业人士)

  针对近期社会对开发商囤地坐收渔利不开发的强烈反应,国土部、发改委、住建部以及中房协都采取措施,督促开发商尽快开工,力图消除囤地现象。然而,在我看来,这些措施都是隔靴搔痒,不解决根本问题。

  从各部委的所谓“措施”看,要么本身就没有切中囤地要害,而是在问题的边稍瞎挠痒痒;要么是对开发商口头劝说和道义上的规劝;要么是重复老百姓耳朵都听出茧子、开发商连眼都不眨一下的老套套。况且,离落实到位还远而又远,到真正落实时,要么变样,要么根本就落实不下去。

  开发商之所以囤地不开发是因为有巨大的利益在里面。越囤地利益越大,越囤地越能融来资金。囤地不开发甚至比开发还赚钱,比开发风险还小,比开发资金流还充沛,何苦去开发呢?不切断囤地的巨大利益链条,在其他方面挠痒痒都是瞎子点灯,一点作用也没有。

  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不遏制,卖地后面的土地财政不根除,疯狂卖地、疯狂囤地就无法根本解决。从北京土地供应看:截至11月23日,北京成交土地出让价款达到639.3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在本月和下月,北京还将有多块热门地块进行出让,到今年年底,北京土地出让收入超过700亿元已经无悬念。今年北京的土地收入被称为天文数字。同时,北京今年的1300公顷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已经完成,这是自北京2005年首次公布年度供地计划以来,第二次在当年完成了年度供地计划。北京并未停下卖地的步伐,到12月底北京还将出让约300公顷土地。 

  地方政府往往打着大力推地供地、抑制房价的幌子,疯狂卖地。但高房价不是简单的供给不足问题,特别是这一轮房价上涨,绝非所谓“刚性”需求推动,不是所谓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进城农民工带来的住房需求推动的。如此的高房价,哪里是这样一些群体所能够支付的?所以,这一轮房价应该是“投资、投机”行为推动的。囤地、投机投资,再加大土地供应也只能是跌入虎穴、进入虎口。

  天文数据土地出让金收入的诱惑,疯狂卖地就在情理之中了,而根本顾不得开发商是否囤地不开发。土地的卖方—地方政府,和土地的买方—开发商一拍即合,都非常踊跃和积极,都有巨大的利益在里面,土地市场出现畸形就不足为奇了。 

  从根本上来说,彻底切断土地财政和囤地的高收益链条才能根治囤地现象。从近期看,有关部门只要不屡次玩“狼来了”的吓唬小孩子的把戏,而是坚决执行两年不开发没收土地,一年不开发征收高额限制费用的规定,囤地现象就能缓和一些。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