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铁矿石谈判光嘴巴硬没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07:46  大众证券报

  继5月底力拓与日、韩钢企达成新财年铁矿石合同价格,巴西淡水河谷6月上旬也与日、韩达成长协价格协议。上述两次的合同价均低于中钢协期望的降价幅度,中钢协对此表示拒绝,并称中方不会让步,已经为谈判破裂做好准备。

  从谈判至今,中方一直以强硬态度示人。随着买方阵营中日、韩的“临阵叛变”,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两拓商谈合资,形势对中方越来越不利。外忧偏逢内患,国内中小钢厂以及铁矿石贸易商出于一己之利而置大局于不顾,与国外三大矿商私下谈价格,也极大干扰了铁矿石谈判。对此中钢协又向“国内同志”强硬表态,将联合有关部委成立专项小组对“倒矿”问题进行调查、打击。

  卖方有三,买方无数,人心不齐决定了买方处于劣势。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也基本显露了中方的谈判技巧与功力:与中铝力拓谈判一样,中国人在跨国生意上还欠缺经验。

  就钢铁业而言,压低铁矿石价格、降低炼钢成本的意义无须赘述。但笔者要指出另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就是中国钢铁业的粗放式经营。虽然目前国内的炼钢技术水平与大跃进时的“大炼钢铁”有如天壤,但与国外同行相比,高投入、低产出仍是中国钢铁业的弊病。这与国内其它产业毫无二致。

  有兰格钢铁的研究数据为证:2001-2008年间,我国每吨粗钢平均消耗铁矿石1.4吨,而同期全球(除中国外)水平是1.08吨。倘若国内炼钢技术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则2001-2008年中国可减少铁矿石进口8.5亿吨,占同期铁矿石进口量的1/5多,接近2008年铁矿石进口总量的两倍。中国亟待提高的炼钢技术水平进一步夸大了铁矿石需求量,加剧了国内铁矿石供需矛盾。

  上述数据说明,提高产出率,与降低铁矿石进口量存在替代关系。换句话说,嘴上的谈判之功再强,也不如提高炼钢技术来得实际。打铁还需自身硬,谈判之功不如练好内功。尤其在当今节能减排时代,中国钢铁业不光要有国际眼光,还需对内好好自省。                  潘龙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