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千亿名企:全球赢商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 18:27  《经理人》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中国企业来讲,这种商业环境的变化带来了众多的机遇和挑战,10年间,少数企业包括联想、华为等业绩一路扶摇直上,突破千亿规模;同时,很多曾经的品牌企业从坡顶滑落,一蹶不振。

  那些在过去10年快速扩张、逐步走向国际化的企业如何在未来的商业环境中继续一路走好?他们要实现在未来10年继续领先需要具备哪些基因?需要防范哪些陷阱?

  未来10年:每个毛孔都要国际化

  全球融合的趋势,将促使中国的商业环境越来越开放,企业经营越来越正规和理性

  文 / 唐振伟

  在2008年7月刚刚结束的八国集团峰会上,与会的各国元首重点讨论了气候变化、世界经济、能源和粮食安全等热点问题。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据此,可以预见,可持续发展仍将是下一个10年的关键。因此,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和能力,将上升到企业核心竞争力层面。

  寻找可持续基因

  “过去10年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中国与全球其他经济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10年间的每一天,中国与世界最发达国家的距离都比昨天更近一些。”依据过去1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中庸对未来10年中国商业环境变化趋势的判断是,中国的商业环境将更全面地与国际接轨,包括商业政策法规、市场环境、商业模式、企业经营模式、消费方式与水平等都将向国际看齐。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种全球融合的趋势,将促使中国的商业环境越来越开放,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将越来越正规和理性。

  也许未来10年的商业环境变迁中,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林中庸认为,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变化都可能是翻天覆地,令人始料不及的,因此,企业在未来特别需要培养灵活应对变迁、在变迁中生存并强大的能力。

  出于以上对中国未来商业环境的判断,中国企业在未来10年要实现快速健康发展,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必须找到并且保持自己的长赢基因。林中庸认为,全球市场的一体化策略、区域市场的本土化策略、对互联网新应用的掌握、新技术的研发、市场应变能力、环保节能、企业社会责任、产品、经营模式、组织的创新等等,将会成为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

  坚守“主业”构筑壁垒

  在春兰等众多企业陷入多元化“陷阱”的同时,对于自己专业领域、企业文化的坚持,不能不说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竞争不断加剧的未来商业环境中,唯有坚守“主业”的专业主义者甚至“偏执狂”才能更好地国际化生存。

  对于这一点,坚定甚至偏执的只生产非电空调的长沙远大集团有自己独到的认识,虔诚地“关注生命、关注健康”的环保“原教旨主义者”—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总裁张跃表示,“我们只做独创的东西,我们只生产别人喜欢的产品。第一,独创的产品价格由自己决定,肯定盈利多;第二,别人喜欢的产品你才卖得出去。这两条是我们的盈利模式或者说企业基本的生存之道。”

  在商不言商,“与其他企业的最大区别在于,我们不是以赚钱为核心的。我们做一件产品,首先考虑的是它会为社会带来价值。”张跃自称很少有人能理解他,“对于未来,我们在盈利之前从来都不知道以后会赢多少利。”但正是这种独创性的东西构成了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构筑了对于竞争对手来讲难以逾越的壁垒。

  对张跃的采访过程中,他反复强调他笃信的“教义”,“我们认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只有一个—生命,就像我们提出的新口号‘远大保护生命’。我们所做事情首先有一个非常真实的诉求—我们自己要开心。我们做的这些事情,产品的功能性能要好,带来的社会效益、客户价值要高,只有这样的事情做得非常之完美,内心才会开心,我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快乐,还有就是企业行为里面,坚持不偷税、不行贿、不蒙骗客户等各种各样的原则。”也许张跃所强调的理念恰恰反映出远大这个成立了20年的企业的长赢基因。

  对于远大的未来,张跃没有踌躇满志和万丈豪情,只是淡淡地说,“未来还是一样,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也许未来我们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我们维持好现在的这种心态就是未来。如果规模扩大,那是社会、市场的需要,我们需要的并不是那些东西,或者说我们的价值观来讲我们希望照顾更多的人,仅此而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