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断供潮会进一步蔓延吗(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 19:01  《理财周刊》

  由此可见,就目前的情形来分析,上海还没有可能形成“断供潮”,而北京与上海基本相似,虽然市场观望气氛较浓,但是房价并未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因此也可以判断基本不会出现“断供潮”。

  而记者从上海部分商业银行了解到,上海目前仍然处于安全警戒线内。上海某商业银行一位人士分析认为,自2005年开始宏观调控以来,上海房地产市场购房行为已趋于理性,特别是国家对房产炒作进行限制以来,投资比例下降很大,因此总体来看上海房地产市场比深圳要稳健得多,出现“负资产”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不大可能出现断供的情形。

  不可否认,深圳有断供现象发生。跟据深圳官方数据显示:与去年前5个月由于炒作疯狂上涨50%相比,今年前7个月却是一路看跌,深圳新房均价同比2007年已跌去三成有余,个别楼盘甚至跌幅达50%以上,二手房跌去四成的比比皆是,这意味着许多两成或三成首付的房产已成为“负资产”。但在全国各地,除了个别二线城市如乌鲁木齐在同期出现较快幅度上涨外,其他城市涨幅均不大,可见出现象大量“负资产”的情形也不多见。

  香港为何断供者少?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当年香港楼市崩盘后,“负资产一族”如何处理房贷事宜的。

  上海融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文慧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对香港楼市非常了解。钟文慧表示,香港在遭受金融危机时期,虽然出现大量的“负资产者”,但是主动断供的却不多见。众多周知,亚洲金融风暴曾使众多香港市民以及在香港投资的投资者一度成为“负资产者”。据香港美联物业在2000年底发布的报告显示,香港市场成为负资产的物业有19万个。但是记者同时发现,香港商业银行手上的“银主盘”(即选择断供之后被银行收回的房产,俗称“银主盘”)却只有5000个,涉及的资产值为100亿港元。

  19万个“负资产者”中缘何只有5000个业主选择断供呢?我们来听听一个曾遭遇过香港“97金融风暴”的投资者的说法。

  李忠(应采访者要求为化名),一位年届50岁的香港人,目前在上海经商。1996年他以50000港元/平方米的价格投资了一套公寓,没过多久房产价值便开始缩水,最大幅度超过50%。但他没有选择断供,而是坚持还贷,一直等到2004年“解套”。

  当记者问及缘何没有断供时,他表示断供其实是一件不太合算的事情。他分析道,如果断供,他便失去了翻本的本钱,只要持有物业,虽然在某个时间段内价格跌下去了,但以后还有机会涨上去。但如果断供,银行收回物业,等于失去了本钱。而与此同时,断供之后银行拍卖房产所得如果仍然无法偿清债务,银行还会持续追讨,直到全部还清为止。还有就是,对于有收入的人来说,如果轻易选择断供,对自己的工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还会破坏自己的信用记录。而在像香港这样的经济社会中,信用会影响到个人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轻易地破坏,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钟文慧补充道,即便是对个人财产保护制度相当完善的香港,也没有人愿意选择主动断供,可见这种做法并非上策。如果投资者手中有好几套房产,断供之后银行会一直追讨下去,即使是自住房,也会被拍卖用于还债,直到最后宣布破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