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评论 > 凯雷折戟并购徐工机械 > 正文
徐工和凯雷日前共同宣布双方于2005年10月签署的入股徐工的相关协议有效期已过,双方决定不再就此项投资进行合作,社会广泛关注的徐工并购案终于有了一个很好的结局。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还是作一总结性陈述为好。
一、徐工并购案被否的结局是中国经济民主的具体体现。
整个徐工并购案的讨论过程中,本人不但从未受到来自任何方面的压力,而且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我为徐工感到高兴和自豪。
据报道,徐工近年来发展得很好,仅徐工重型2007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利润超过10亿,分别比2006年增长71%、98%。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7亿、利润9.3亿,按凯雷的收购价格,几乎一年就赚回一个徐工。这样的业绩足可以傲视全球。
三、希望徐工事件以后,国有资产交易合同能够出更多的好价钱。
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并不长,很多市场经济的东西我们并不了解,比如,我们并不了解一个企业的买卖到底如何定价。徐工很快将整体上市,其价值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徐工科技的市值肯定将接近或超过300亿。
我更愿意相信,没有人主观上要贱卖国资,不过是合作心切和不懂如何交易定价!我甚至认为凯雷也无可指责,唯利是图也许是国际资本的本性。问题是,我们必须学习,少干傻事!
四、国有企业尤其是处于完全竞争行业的国有企业应该加快改制。
有人认为,我反对徐工并购是反对国企改制,真是大错特错!国有企业应该加快改制,我希望徐工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同时又能兼顾各方利益的改制办法尽快改制。
五、假如徐工并购案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并不是本人的功劳,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特殊历史时刻发生的一个特殊事件,我只是其中的一个特殊角色,徐工并购被否是全民,同时包括徐工人共同讨论和反思的结果,非一人之力所能为。(向文波 新浪博客,作者为三一重工总裁)
向文波博客:凯雷并购徐工被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