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能否承受2亿吨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12:09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近2亿吨的进口量,已经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它对我国经济运行、石油生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也逼迫人们再次思考能源安全的话题。

  -文/本刊记者 张 娥

  从2007年初50美元一桶攀升到2008年初100美元一桶,国际油价高企为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带来新的考验。

  在石油进口量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中国的原油进口非但没有利用自己的重要地位引导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动,形成对己有利的局面,反而呈现出 “越贵越买”的尴尬情景,中国在石油进口上承担了巨大的不必要成本。海关总署1月11日披露,2007年我国进口原油花费797.7亿美元,进口成品油花费16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0%以上和约6%。全年进口石油共计支出962亿美元。

  中国作为国际石油市场上新兴的消费大国,相较而言缺乏经验,花钱买一些教训,在原油进口成本上高一些,这是十分必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人们不禁要追问,进口量持续攀升,2亿吨、3亿吨甚至更多的石油进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何?突破2亿吨的进口量后,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到底还能不能继续增加?进口量到底有没有封顶点或者警戒线?

  本刊有幸请来了数位专家,就上述问题做出了讨论和交流。

  影响经济

  记者:2007年,原油价格一度疯涨,原油价格逼近100美元/桶大关。为此,去年我们不得不花掉近千亿美元进口石油,以满足国内的需求。如此巨大的支出,对外汇储备是否造成不利的影响?

  牛犁:石油进口每多一点,我国向外就要多拿钱。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支出了962亿美元的外汇,这就是最好的佐证。

  赵建平: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很多,只要我们能保证其他产品的正常出口,外汇的储备还会增加。因此,进口2亿吨石油,基本上不会影响外汇的储备。

  记者:2007年,我国共进口近2亿吨石油。在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涨的同时,这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林跃勤:进口依存度的持续攀升,对中国经济冲击会比较大。一是对生产、消费的冲击大。企业使用高价的进口石油,造成工厂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大,产品的物流成本也是必定增加,企业或多或少地增加了用油成本。如果这部分成本转嫁不出去,企业的赢利空间就被挤压;如果这部分成本转嫁出去,毫无疑问会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二是对国际收支平衡有冲击。由于进口石油的价格高,导致其他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物流增加,对外出口产品的价格却不能与石油价格一样成比例增加,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三是造成国内财政收支不平衡。比如国家为了控制成品油市场价格,2005年和2006年分别给予中国石化100亿元和50亿元的财政补贴。

  牛犁:去年近2亿吨的进口量,都是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时进口的,这首先会造成我国通胀压力增大。通胀已经持续多年(约五六年)大幅上涨,2007年的CPI已处高位运行。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业原料,油价上涨将通过一系列的价格传导机制传导至下游产业,最终对消费领域产生较大影响。这又会进一步增强人们对通胀的预期,加大通胀压力,这对政府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