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医药外包创造的资本盛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3日 10:56 财经时报

  本报实习记者 张肖虹

  绝大多数人不会将成群嬉戏的猴子与资本或者财富联系起来,但在一些时候事情就是这样。

  CRO 是“合同研究组织”的英文缩写,简称药品研发外包,即制药公司将研发中的某一步骤外包给另一机构来做。中国的医疗行业做CRO由来已久,但CRO高频率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缘于国内第一个CRO 公司——无锡药明康德在纽交所的成功上市。

  逐利的风投立即闻风而动,蜂拥而至,以少有的热情,更强的欲望投入到对CRO公司的追逐中。

  中国机会

  医药研发成本的日益增长,催生了一个逐渐庞大的全球CRO市场。根据统计,美国有300多家CRO公司,欧洲也约有150多家公司,全世界医药研发外包业务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到2010年这个市场或将达到300亿美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CRO 业务的市场规模至少也应该在80亿元左右,但实际情况却是不到5亿元,落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中国CRO行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凯雷投资集团执行董事赵宁公开呼吁,在医药外包方面,中国企业应该下更大的力气,政府也要在政策方面加强支持。风投无法抗拒CRO巨大的市场

蛋糕的诱惑,并开始频频出手。今年2 月,在美国生物医疗行业有多个知名投资案例的GGV(Granite Global Ventures)和美国中经合集团联手投资CRO公司博际医药。

  英特尔投资部中国区联席总监吴蓉晖,在第二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峰会上也表示,英特尔非常看好中国的CRO市场,也正在积极寻找项目。10月25日,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exas Pacific Group)透露说将投资CRO公司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投资金额将超过3000万美元。红杉中国副总裁徐峥近日也向媒体透露,公司正初步与一家CRO企业接洽,估计最终投资的可能性很大。

  不久前,华尔街首席生物医药评论家安德鲁·弗曼推断,未来18个月内,中国将有5家CRO公司上市。这个推断预示着更大的风投浪潮将发生在CRO行业。

  猴子的吸引力

  人力成本低、病例多,这是中国成为医药外包商的两大因素,但动物试验门槛低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全球药品研发需要2000万的动物,其中90%是鼠类,猴子只占3.5%,也就是6万只左右。无数事实证明,猴子和人类有相似的生理特征,是最合适的试验动物。中国是灵长类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而且非常便宜。

  一个在无菌实验室环境中生长,身上没有其他种类

病毒和细菌,不会干扰实验的猴子,售价仅仅是4万人民币左右,是美国价格的六分之一。

  在国外,医药研发公司使用猴子面临着双重压力:第一个压力是非常高昂的费用,例如一个28天的毒理实验,使用猴子的费用就高达3万美元左右;如果说金钱上的压力尚可承受,那么来自动物权利组织和公众舆论的压力就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同时,来自政府的阻力也不可忽视。美国一些州正在制订限制用猴子等动物作为商业试验的法律。无奈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把动物药理试验外包到中国。

  于是,中国被“猴子”现象推上医药外包商的舞台,且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成全了风投的旖梦。

  GGV合伙人黄佩华公开表示,GGV看好临床外包业务,因为美国在动物方面门槛很高,而中国在动物试验方面优势很大。英特尔投资部中国区联席总监吴蓉晖也认为,中国在动物试验方面成本很低,这是吸引投资的主要原因。

  本报记者认为,此事在我国的推广无疑需要得到政府全盘的考虑,及动物权力保护组织的支持、谅解。

  研发能力

  中国的医药研发能力比较弱,一直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业内人士认为,做医药外包是提高研发能力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做医药外包,可在短期内获取利润、积累资本,缓解医药研究的资金短缺。同时,通过做医药外包可以参与到全球创新药的研发服务当中,实际上是参与到创新药研发链条当中,这对中国医药企业来说是个积累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不但积累智力资本,更能学到国际化管理运作模式,最终使中国改变医药研发能力弱国的形象。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