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 15:33 新浪财经

  邱 林

  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开始禁止国内企业用玉米制造乙醇,可是收效甚微。深加工企业用玉米制造乙醇,需求量巨大,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已经转向国际市场。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程国强认为:“如果说我们的生物燃料产业大规模的发展的话,那就是国内的原料不能提供给它,而使很多发展生物燃料的企业的原料从国外进口,它的脆弱性就显现出来了,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7月20日中央电视台)

  随着国内玉米加工乙醇规模的扩大,玉米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2003年以前,我国每年都有800万吨玉米出口,自2005年以来发生逆转,开始由净出口转为纯进口。2006年玉米进口6.5万吨,是2005年玉米进口量的15.7倍。当然,我国玉米进口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比其它粮食也要少。目前,我国虽然基本解决国民的吃饭问题,但从2004年起,我国已悄然进入了国际粮食净进口国的行列,小麦大豆等粮食进口量大增,且国内粮食仍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因此,粮食安全也时不时成为争论的话题。

  在去年的“两会”期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呼吁重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粮食连续几年减产、国家储备库存和农民手中存粮减少,加上粮食消费需求的过量扩大,粮食将从结构性短缺转为战略性短缺,这再次为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例如我国玉米生产第一大省吉林,玉米的加工能力从2001年的28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750万吨。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到“十一五”末期,吉林全省食用、库存、畜牧业加上玉米加工乙醇产业消耗,每年共需玉米2500多万吨,超出吉林玉米常年产量750万吨。这部分缺口仅靠国内调挤几无可能,必须从国外进口来达到平衡。

  与科学家相比,经济学家要乐观得多。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粮食安全问题没有一些人想象中的那么大。解决粮食安全的办法就是让市场发挥作用。为什么粮食不存在危机?只要市场在,就不愁买不到粮食。从全球范围内看,粮食问题并不是供给不足,而是生产过剩。但现实情况让我们不能轻言粮食安全无须担忧。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由于道路和工业设施建设的增加,我国农用土地从 1996年起已减少670万公顷。受人口增长、养殖业和加工业快速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如2005年和2006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275亿斤和211亿斤。

  为此,我国只能通过国际市场来弥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这使得我国近三年来呈净进口格局。有关专家预测,将来我国不仅要进口小麦,还会大量进口大米、玉米和其他粮食产品。再过两三年,预计将每年进口3000万至5000万吨粮食。从2006年开始,我国粮食进口关税配额数量每年达2216万吨。按国内粮食口径,将配额折成原粮,则粮食进口配额数量达4107万吨,相当于国内粮食消费总量的8至9%。如果全部进口到国内市场,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带来一定的风险。

  我们并不反对用世界的眼光、开放的思维来解决粮食问题,但我国如果吃饭依赖国外,必将受制于人,只有立足国内,基本实现供需平衡,才能保证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粮食市场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反之则亦然。今年以来,世界粮食价格上涨波及国内粮食价格,进而推动食品价格走高。1至5月,我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8%,价格涨幅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上涨并引发了肉、禽、蛋、油等相关食品价格上涨,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7.8%,鲜蛋价格上涨26.5%。而粮食价格上涨,除了国内部分粮食品种购销环节出现失衡等因素外,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则是一个重要的推波助澜因素。

  从这一点分析,我国的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从长期发展来看,以大量进口粮食弥补国内产不足需的办法,不可取,因为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靠大量进口解决。粮食自给自足仍是我们的既定方针,通过科技手段促进粮食生产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当然,我国的粮食没有近忧,却有远虑。我们应该带着深刻的忧患意识,惩治土地违法和污染行为,保护有限的耕地,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万无一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