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合资企业唯一能争取到的权利是利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 07:34 京华时报

  二十年前,中外企业签署合资协议时,中方股东和管理层大都怀着理想,比如市场换技术、比如培养队伍、再比如赚取丰厚利润。甚至,一大部分企业直到现在还希望能够在合资企业生产出挂着自己标识的自主品牌轿车。理想总归是理想,尽管我们有着50%股权的政策保护,但技术、品牌等关键因素都控制在外方手中的情况下,中方股东的理想开始一步步退化。

  市场换技术基本上宣告失败。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中国的市场蛋糕越来越大,外资品牌都在加紧瓜分市场份额,我们得到的技术却十分有限,由于汽车完整的技术体系没有全部放到合资企业,合资企业即便得到也是该体系上的某个部分,很难单打独斗。因此,直到今天合资企业给中国汽车整车研发技术贡献十分有限,更不用说合资企业生产自主品牌的轿车。

  在技术换取受到限制后,中方在合资企业的管理层地位开始受到挑战。仅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合资企业营销体系的最高领导人就基本上从中国人换成了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中方股东不是没有想法,问题是中方一旦显示出一点点的强势,外方就会拿起车型投放的杀手锏,或者干脆再找一家合作伙伴,标雪和哈飞“闪婚”就是实例。

  欲望是无止境的。步步为营的外资企业,在无法改变股权结构的前提下开始变相提高利润。最典型的就是控制上游零部件的采购,通过损失合资企业利益来获取外方股东利润。北京现代的中方就高喊受到了这样的特殊“待遇”,并开始组织反抗。

  没有实现市场换技术的事实我们已经接受,现在全社会都明白发展

自主品牌要靠的是自主研发,不是合资企业。管理层中方权利被架空,是我们为了换取
新车
型的投放。但最重要的利润分配却不容受到挑战,这根稻草是中方的底线———连钱都不赚还有必要搞合资吗?

  二十年的合资经验告诉我们,不要把太多的希望寄予外资巨头,我们在合资企业唯一能够争取到的就是利润,其他的还要靠我们自己去做。(张利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