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能让果农喝汤果商吃肉现象长期存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02:52 中华工商时报

  有着“一果上市、百果让路”美誉的传统名贵水果荔枝,曾有过每市斤上百元的盛世。而眼下,这个昔日身娇肉贵的“高价姑娘”却一下子坐到了地上,怎么也笑不起来了。现在即使在大丰收年份,一般品种价格都低于1元/公斤,优质品种价格也不超过5元/公斤。果贱伤农,大部分荔枝种植户以亏本告终,减少投入,丢荒果园,甚至刨树毁园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年,我们常常从各级媒体和各种统计报表里读到农民增收的信息,今年上半年以来的农副产品涨价,更是让人觉得农民早已是赚得盆满钵满、眉开眼笑。然而,最近荔枝、香蕉等农产品价格一跌再跌,香蕉甚至沦落到给生猪当饲料。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出现?《新华每日电讯》近日发起的网上调查表明,大部分读者认为“信息不对称”和“中间流通环节操控”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这说明,市场上的农产品涨价了,农民不能从中得益,挣钱的是中间环节;农产品价跌了,亏的也是农民,而中间环节仍然旱涝保收。例如在广东省内的零售市场,妃子笑荔枝从刚上市时每公斤5元多的身价跌至3元多,上海市场上销售的广东妃子笑荔枝从上市时10元/公斤跌到4.5元/公斤以内。然而,不管市场如何变化,中间商的利益都不会受到影响,因为他们在果农那里可以将荔枝收购价压到1元/公斤。

  由于果农是一个弱势群体,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使其参与市场博弈的“话语权”极其微弱,甚至无权选择荔枝到底卖给谁。这种博弈角色缺席的地位,再加上果农信息不灵通,又急于回收资金以备来年生产之需,必然使其在整个荔枝流通环节中分得的利润很少,甚至亏损。因为水果市场上的供给方,实际上是一级又一级的中间商而不是果农。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低端果商提供给他们的价格。在果农和消费者之间,其实还隔一级、二级……很多个市场,相应地也就存在一级、二级……很多级荔枝批发商。

  不难看出,不管荔枝价格涨落起伏,“果农喝汤,果商吃肉”的现象始终没有改变,这也成为阻碍果农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这一现实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产销链条的断裂。在平等的市场交易中,风险应与收益相对等。然而,单个果农由于无法直接面对市场,也不能及时掌握市场行情,他们必须通过中间商间接获利,因此必然受制于流通环节,不得不接受并不平等的交易。

  让我们忧虑的是,被排除在获益链之外的果农在荔枝价格是升是降中也只能保持沉默,他们虽然是最直接的当事人,但他们却没有发言权。任何与此相关的一方都可以在很多场合、通过很多渠道表达自己的意愿,传递自己的利益诉求,而他们只能沉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制度缺憾。就荔枝流通领域来说,产生“果农喝汤,果商吃肉”这种状况,很大程度就在于政府有关涉农部门或当地各级政府未能真正做好保护果农利益的角色,以致于果农的利益遭到大小荔枝中间商的侵害。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例如美国西部地区的“新奇士”合作社近几年来就网罗了加利福尼亚南部所有6500多户种植橙子、柠檬、葡萄的农户,有科研、包装和销售三大部门,所有农户种植的水果成熟后,由包装厂统一派人去摘收,然后统一

商标,统一价格,统一做广告。这样,不仅避免了果农、中间商互相压价,通过“新奇士”合作社的运作还把一定的利润返给了果农。从这个意义说,“荔枝增产,果农能否增收”不仅仅取决于市场,也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职能的到位。(25G6)记者:   -邱林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