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香蕉之痛是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缩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 15:29 三秦都市报

  王攀

  新闻背景:香蕉丰收了,蕉农却笑不起来。香蕉每公斤0.06元———这一历史最低收购价。记者在徐闻县了解到,目前最好的香蕉每斤仅售0.4元。差一点的,每斤价格只能卖上3分钱。有的蕉农把成熟的香蕉当成猪饲料喂猪。有的蕉农干脆让成熟的香蕉烂在蕉园里。据统计,目前徐闻县香蕉业已损失近3亿元。(6月10日《人民日报》)

  对于目前香蕉产业陷入困境,徐闻县委副书记侯德耀分析认为,“蕉癌”也罢,“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等谣言也罢,这些都不是左右香蕉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原因。蕉价最终由市场说话,市场供过于求是价格大跌的主因。龙塘镇龙塘村委会石引村村民劳景福家中种了7亩香蕉,亩产约4400公斤,种蕉成本为2200元/亩左右。按目前收购价,他今年至少要亏本1万元。“香蕉收购价这么低,我下半年可能要改种良姜和速生林。”劳景福说。

  市场供过于求是价格大跌的主因。香蕉价格跌至三分钱一斤,同样也是受供求关系影响。我相信,跟劳景福同样想法的香蕉种植户不在少数。我也同样相信,随着香蕉种植量的减少,明年的香蕉价格一定因供不应求而出现大涨。其实,香蕉价格的波动就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一个缩影。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之所以出现效益不好,甚至是激烈的时而过剩或者时而短缺的动荡性,主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即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

  众所周知,由于农业生产者极其分散,众多的农户根本无法真正把握市场需求信息,生产与消费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就导致了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忽冷忽热现象。比如,有一年某种农产品非常短缺,因为短缺,大家在第二年都开始种植这种农产品,因为都种,结果又过剩了,农民利益因过剩而受损,所以在第三年又都不种植了,这样以来,这种农产品又短缺了。于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一直处于从短缺到过剩,又从过剩到短缺的痛苦折磨之中。

  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过剩与短缺问题,避免大起大落的现象,必须通过大流通来应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此,一是分散的小生产加大流通的模式,即农户加公司。也就是说,农产品的流通由大公司来经营。这样,分散的小生产活动最后通过大公司的流通,与市场需求对接,从而实现生产和需求的平衡发展。而在目前农业生产分散的情况下,政府必须切实转变对农业的管理和组织方式,发挥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导向作用,尤为必要。二是大生产加大流通的模式,即公司加公司。在工业化进程较快的地方,不少农民选择非农就业岗位,农民通过各种方式把土地的经营权基本上转让了,因而这些地方随着土地经营权的相对集中,出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大公司的规模化经营。农业的大生产加大流通,就可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相对于单个农户,大生产、大流通能够有效掌握市场信息,从而不会导致明显的供需不平衡现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