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透过万杰现象看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11:53 《商界名家》

  文/邓林

  万杰集团投资钢铁行业的四年,正是国家对钢铁行业进行严格宏观调控的四年,万杰集团走过的路,也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孙启玉说他这几年脚脚踩空,其实是盲目顶风上项目所至。国家的宏观调控锐不可当,孙启玉却存有侥幸心理,一厢情愿地凭万杰的实力跟国家政策博弈对决,其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2003年底,宏观投资过热渐成决策层的共识。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要求各地运用多种手段,迅速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势头。就这样,孙启玉和他的万杰,被卷入了一场始料未及的惊涛骇浪。

  相对于国企有强大的国家后盾,民营企业抗御政策风险的能力十分微弱,在国家的

宏观调控政策面前,他们永远是弱势群体,折腾不起。钢铁项目整顿势如破竹,并没有让孙启玉善良的愿望得以实现,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铁本颠覆的冲击波让万杰最终成为冤死鬼。万杰的钢铁项目从2004年春天被勒令下马,到2005年夏天侥幸恢复上马,历时一年多,此间项目工程的延期、银行的巨额利息、市场进入的耽搁、上下游之间的违约,损失巨大而惨重。在国家政策的大局面前,地方政府的“入场券”有时只是一张“废票”。倘若孙启玉合着国家政策的节拍,就不会踩空,就没有背着银行巨额债务、资金链时刻会断裂的危局。

  2003年“两会”期间,博山区境内淄博钢铁有限公司的职工大规模上访,将孙启玉逼到了不得不出手的境地。当时,孙启玉兼任博山区委副书记,他认为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在没有慎重考虑之下,就仓促地接过淄博钢铁这个烫手的山芋。可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民政部门,社会责任有个度,既不能冷眼相向,坐视不理,也不能热情过度,走向另一个极端。

  淄博钢铁是个烂摊子,行将破产,孙启玉从救助的角度并购淄博钢铁,从一开始就陷入思维的误区。他以为,如果救助成功,他就名垂史册,成为济世救民的大菩萨。愿望是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孙启玉最终以数亿元的债务换回了一点好名声,忘记了企业的生存之本是利润的追求。企业只有健康地生存,才能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孙启玉想成为普救天下百姓的大慈大悲的菩萨,但他毕竟能力有限,结果非但没有使淄博钢铁有限公司得以新生,还拖累了万杰集团12000名职工。

  孙启玉事业有成后,政府和人民给了他应有的荣誉,他是全国劳动模范,第四届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头顶上笼罩着闪亮的光环。他是生产队长出身,后又擢升为博山区党委副书记,免不了太多的政治情结,免不了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念。他的公司急速膨胀,从6万元起家、只有80名职工的村办小厂发展成囊括医疗、教育、化纤、钢铁等产业的集团企业。结果,多元化扩张导致资金链崩溃,产生官场政绩般的泡沫。雄心勃勃的孙启玉还把“世界中心”论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说:“地球上任何一点都可以成为中心”,万杰集团俨然成为世界的中心。这种颇具政治家色彩的“世界中心”论最终使孙启玉被飞速旋转的中心甩出圆周之外,化为一串串五光十色的泡沫碎片。

  透过“万杰现象”,我们再次看到,在产业市场准入门槛面前,民企还是“非请莫入”为好。在宏观调控政策面前,在产业市场的门槛面前,在同样的政策背景下,民营企业依然要小心翼翼,非请莫入。相对于民企,国企有“政治保障”,国家首先需要保证国企的生存和利益。

  在山东,同样在整顿钢铁项目的背景之下,那家暗中使绊,告了万杰集团黑状的国企,想必也是一个“小人”,是不太有

竞争力的企业,只是倚仗其国企大佬的身份,借助国家宏观调控的“刀子”,将万杰的钢铁项目扼杀在摇篮中。同样一片蓝天之下,民企有时候还是后娘养的。雷霆万钧之下,万杰步了铁本的后尘,终不得苟延,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宏观调控运动的牺牲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