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威胁论弥漫欧洲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 18:21 《财经时报》 | |||||||||
与纺织品、鞋等低端产业不同,欧洲在汽车工业上绝对遥遥领先于中国。为何欧洲犹如惊弓之鸟,反倒在自己优势产业上对中国下重手呢?原因很多,但深层的原因可能是弥漫在欧洲的所谓的“中国经济威胁论”。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欧贸易持续发展,大批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并且从地摊开始走向了高级商场。最新的海关统计表明,今年的中欧贸易额肯定突破2000亿
然而,“中国经济威胁论”这个幽灵正悄悄地在欧洲徘徊。最近欧洲出版了一系列鼓吹这种论调的书籍。如法国两名记者所著《中国是否会成为我们的噩梦》一书,就是这一论调的典型。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媒体跟风而上。今年4月欧盟总部的开放日,在布鲁塞尔很有影响力的《欧洲之声》周报专门到各欧盟机构调查,看看他们分发的各种小礼品有哪些不是“made in China”。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欧洲对中国产品汹涌而来的忧虑。 不久前,区区几百辆陆风车登陆欧洲成了欧洲的大新闻,媒体惊呼连欧洲的优势产业都面临中国的威胁。于是,后来也就有些蹊跷地发生了陆风车碰撞试验不过关的爆炸性新闻,其用意不言而喻。 因此,欧盟要起诉中国无疑刺激了西方记者那根敏感的神经。12月12日的发布会上,媒体就中国问题向费尔霍伊根狂轰乱炸,甚至希望费尔霍伊根提出起诉的时间表。而费尔霍伊根也迎合说,确保欧盟企业顺利进入中国这样的重要市场是欧盟的优先政策,欧盟将“百分之百地”捍卫欧洲汽车制造商的权益。 在这种情绪影响下,中欧贸易摩擦不断。一有风吹草动,欧洲各行业纷纷雇请“游说集团”在布鲁塞尔游说欧盟,对中国采取措施。据不完全统计,欧盟今年宣布的13起反倾销调查案中,其中9起是针对中国。 另外,虽然欧盟仍高居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欧盟方面对日益上升的贸易逆差越来越敏感。据欧盟方面估计,欧中之间今年的贸易逆差将超过1000亿欧元。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可能会成为中欧经贸合作中欧方常提的一个棘手问题。不久前,欧盟驻华使团的副团长简森先生就公开提出了欧盟方面对此问题的关注。 当然,欧盟内部对中欧贸易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像英国、荷兰、德国以及北欧的一些国家,其产业结构调整做得较好,大都集中在高端,反而与中国存在互补性;而南欧和去年入盟的东欧一些国家则在产业调整方面步伐较慢,许多传统行业面临中国同行的竞争,所以“黄祸”的论调在这些国家特别有市场。上半年纺织品问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田竹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