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BP首席执行官布朗勋爵认为能源短缺并不是事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 16:41 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能源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对能源安全的关注已经在世界各地开始出现,尤其是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目前,有关能源发展、能源安全的讨论越来越多,能源政策的制定也越来越重要。正确认识全球能源形势、了解全球化对能源安全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制定理性的能源战略,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最需要面对的课题。

  BP(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勋爵对全球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BP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都有业务,年产石油2亿吨(中国年产量是2.12亿吨)。2004年,BP营业额2850亿美元,相当于奥地利的GDP(奥地利GDP排位全球第20位)。用“富可敌国”来形容这家公司毫不为过。

  作为BP的CEO,布朗勋爵一直在领导这个石油巨人走向未来。2004和2005年,BP均名列财富500强公司第二位同时也是全球管理最佳的公司之一。对于全球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布朗勋爵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能源短缺并不是事实

  ——访BP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

  本报记者 赵忆宁

  能源短缺并不是事实

  世界能源市场已经被证明是应对各种波动和快速变革的非常有效的机制,它是一个减振器,可以处理各种变化。

  《21世纪》:目前,中国对国际能源市场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经常会听到有人在议论,说中国扰乱了世界石油市场等等,您怎么看?

  布朗:担心中国扰乱世界市场的供求平衡没有必要。有人认为因为中国石油进口多了,世界其他国家就没有能源了,事实不是这样的。中国的确是需要能源,而且其中一些能源需要进口解决,但是世界是可以满足这个需求的,就像过去一个世纪中满足了其他的国家需求一样。这种增长绝对不是“零和博弈”。

  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相反是世界最积极的力量。根据历史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增长和繁荣可以带来安全和保障。世界能源市场已经被证明是应对各种波动和快速变革的非常有效的机制,它是一个减振器,可以处理各种变化。

  《21世纪》:2003年以来,石油价格急剧上升,特别是今年年中。世界上很多人开始担忧能源安全到底能不能得到保障?

  布朗:能源短缺和危机的恐怖故事也许能使人们写很多书,但并不是基于事实的,更不应该是任何政策制定的基础。我们不能说世界现在已经没有石油,或者说石油生产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实际上不管石油还是天然气的供应量都还有很多年,而且现在有很多未探明储量,还有很多非常规的能源,比如重油等。

  《21世纪》:尽管如此,也无人怀疑我们正在面临能源需求增长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布朗:我想谈三点。第一,需求增长的一部分是由于中国带来的,但中国只是部分的原因,在过去半年中,世界能源需求增长只有1/3来自中国。事实上世界人口在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都有钱了,可以购买能源取暖、照明和坐车,而且全球商用能源每年增加两亿新的客户。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数字,2010年,国际能源的需求要比现在增长15%-20%,就是一年超过9000万桶,对天然气的需求将增加40%。

  第二是关于贸易模式。过去五年中,石油贸易增长了18%,到2015年将增长60%多。与此同时,现在石油的生产是在有限的地方,比如非洲、中东、俄罗斯。有些地方目前仍然不能让国际石油公司进行投资,在很多的情况下,这些油气资源是由政府所拥有的,不能够由国际石油业进行开发,没有这种互惠,无法使像中国这样的进口国和那些石油生产国之间进行需求和供应的配比。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投资,才能开发这些资源,并且供应市场。投资于新的油田和建新的基础设施,比如说输油管等是非常必要的,现在投入的规模正在增加。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估计,每年能源的投资需求是5600亿美元,其中1/3是油田的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另外,我们面临自然资源的长期挑战。因为现在对油气的使用越来越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也逐渐上升。一些证据表明,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数量现在比《京都议定书》签订前的1997年高出16%。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还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就是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做痛苦的选择。经验已经表明,面临这种风险和不安全的情况下,人们是会进行调整的,以降低风险,他们不会等着危机发生再采取行动。

  全球一体化是积极因素

  国际层面的能源安全的实现必须要由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个人凭借他们的实力、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技能组合来实现。

  《21世纪》:您刚才提到,面对需求的不平衡,世界能源行业需要以更多的投资来满足需求的增长,目前的具体状况是什么样的?

  布朗:油气行业正在进行投资来满足需求的增长。1990年代的投资一直比较低,因为当时价钱比较低,现金流也有限。但是随着油价的走强,从2000年开始,我们手中的现金增加,石油行业旋即增加了投资。

  在过去五年中,最大的公司的投资增加了50%,而且现在每年上游的投资是5000亿美元。BP就投资500亿美元到新的石油项目上,包括在俄罗斯、墨西哥湾、阿尔巴尼亚、里海地区等等,而且开始投产了。新的投资可以平衡世界的供求。我们可以预期,能源价格可能会从本年的高价上有所下降。

  《21世纪》: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指责几大石油公司,说他们为了使世界的石油价格保持在高价的水平,没有尽最大的努力来增加他们的生产。你对这种说法怎么想的?

  布朗:我们先看一下石油行业的大概情况。BP实际上是世界第十大石油公司,但是在《财富》500强中的这些石油公司,加上其他股市的上市公司,只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10%,另外90%是由政府公司或者准政府公司拥有的。

  我们这些仅有10%储量的石油公司,工作效率非常高,有很高的技术水平,而且公司运行管理得非常好。我们相互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销售汽油、石油、柴油。因此,我们会尽量多的进行可持续的投资,以保证回报超过资金成本。这也是我们在做的,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投资2000亿美元,使得我们每年能增长15%-20%。你没有看到的是那些拥有90%的储量的公司所做的事情,当然他们也在做投资,但是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投资,他们的投资标准和我们不一样。

  《21世纪》:我们正在面临全球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应对正在出现的能源风险是有利因素还是正相反?

  布朗:全球一体化是一个最积极的因素,它能使得不同的人共同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国际层面的能源安全的实现必须要由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个人凭借他们的实力、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技能组合来实现。

  能源是成功实现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于每个国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常关键,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家庭能够单独的实现能源的安全。能源行业的国际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使得消费者不用依赖于任何单一的供应源,而是可以把多样的供应源以及不同的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市场实际上是确保需求可以得到满足的最有效办法。

  全球化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知识可以迅速移动,让一些在不同地区的机构,通过全球化互相学习。比如我们在俄罗斯做的工作,我们提高了生产率,提高了我们探明的储量,是离不开各地的技术进步的。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扩大我们工作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确保必要的资源能够以一种消费者可以负担的价格予以提供。

  合作应对能源挑战

  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可以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机遇解决真实的挑战,使得我们不用担心那些虚假的恐慌。

  《21世纪》:您提到在全球化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实现能源安全。那么政府应该做什么?

  布朗: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潜力非常巨大。我们非常了解合作的价值,因为BP在过去几年中在很多地区就在进行这种合作。如果我们没有合作的话,就不可能有土耳其的石油管线,因为如果没有政府的允许,我们就不能修建这种石油管线。当然跨国公司必须要和当地的需求、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很好地运转,这也要求和政府及当地的公司建立很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21世纪》:中国将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市场,BP未来是否将加强与中国进行战略合作?

  布朗:BP与中国已经有很多很好的合作,比如在贸易方面,通过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以及对全球贸易的了解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在国际市场发展。未来,我们希望进行进一步的合作,以确保有必要的基础设施能够把能源按时供应到中国。比如说可以进一步共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可以合作开发下一代的能源,逐渐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我们觉得与中国的合作是一个能够带来很多好处的合作。通过这种合作,可以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机遇解决真实的挑战,使得我们不用担心那些虚假的恐慌。我相信现在正是时候和中国进行这种合作。

  《21世纪》:我们知道中国已经成为主要的石油进口国,您认为在这个全球化的市场上,中国如何保障能源安全?

  布朗:我的观点就是首先要考虑所有形式的能源,因为有各种类型的能源。在做能源决策时,需要考虑各种不同能源之间的搭配,也就是说要问一下各种能源对于能源安全的影响以及他们的价格的情况。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能源形式,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煤和可替代的能源供应,所有的能源都要考虑进来。

  第二,有些能源供应可能在某一个用途上比其他的能源要好。比如说石油,石油可能是交通方面最好的能源,因此需要一定数量的石油,而且这些石油应该能够最有效的使用。如何获得这些石油,当然一方面要国内生产,中国目前有很多的国内生产,而且还要持续很多年;同时还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的石油,实际上目前中国的石油大部分都是通过国际市场进口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与我们这样的石油公司合作。我们的企业在世界其他的地方共同拥有一些油田,而这些油田也希望有一个有保障的客户,比如中国,他们愿意和中国合作,同时中国也可以提供自己的技术,使得开采石油更加有效率。总而言之,你需要不同的能源,而这些能源应该来自不同的地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1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